
□莞棋
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其中提及,金融机构要围绕扩大商品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和培育新型消费,丰富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金融需求,不断强化数字赋能,增强消费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便利度。
在提振消费的大背景下,定制更多消费场景,发展场景金融,正在从银行的一道“选择题”向“必答题”嬗变,而找到好场景,依托好场景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则是核心。
场景金融是将金融服务有机嵌入到特定商业化服务场景中,在场景中实现金融产品与非金融需求的高度匹配,将客户需求与金融服务无缝衔接,进而提升参与方使用体验,促使经济行为高效完成的一种服务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演变,金融服务已经嵌入无数金融与非金融的场景中。
有的银行为了增加和用户的触点,选择入口较轻、门槛较低的高频生活场景,从而带动低频的金融场景。如建设银行围绕服务C端客户的建行生活App,涵盖优质餐饮、商超、外卖、充值缴费、电影演出、品质打车、车生活等多维度日常生活场景,打造“本地生活服务+金融服务”的场景生态。
还有的商业银行在金融场景建设中往往根据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战略定位优势、业务创新优势和科技实力选取不同的细分领域构建场景服务,借助差异化的优质金融服务构建核心竞争力。
为增加金融供给,助力激发消费潜能,银行需要围绕新兴消费,找到更多的好场景。
这种好场景,来自于市场化需求。
银行机构要从把握市场需求着手,按消费信贷用途分类,从商家和消费者的双重角度挖掘真实消费需求,紧密结合不同群体的迫切需求,找准消费贷产品和服务的切入点,在消费品供需两端搭建桥梁。此外,要贴合国家与时代需求,加大对汽车、家电、餐饮等行业的金融支持,充分考虑科创、绿色等应用主题。
这种好场景,还来自数字化赋能。
场景金融依赖于对客户数据的深度分析,通过客户的交易记录、消费习惯和信用情况等信息构建精准的客户画像,借由此,银行可以及时发现客户潜在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同时,通过科学的客户关系管理,银行可以提升服务满意度,促成更多交易和服务使用。
这种好场景,还来自生态圈的打造。
场景金融不仅局限于金融服务,银行机构还可以通过场景设计和运营,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涵盖生活、医疗、教育、社区等多领域,形成“金融+非金融”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赋能企业和个人,提升客户体验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