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卢颖 冯志
本报3月24日讯 24日下午,中央社会工作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由青岛市委社会工作部、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推荐的莱西市推进“一统领三融合”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典型案例榜上有名,这是青岛市首个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近年来,莱西市坚持以党建引领为导向,不断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目标,将村级组织建设“三配套”升级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的“一统领三融合”基层治理模式,有效破解城乡要素流动不畅、乡村资源禀赋挖掘不够、基层共治合力不足等难题,持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党建统领,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打破就村抓村的路径依赖,探索重构农村基层新型组织机制、领导机制、运行机制,不断优化基层治理体系。理顺组织框架、完善运行机制,因地制宜设置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专业型党支部、网格党支部699个,构建“镇党委—新村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的组织链条,推动党组织触角向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一线延伸。配强管理队伍,公开遴选30名村党组织书记、选派55名专业党建工作者和178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依法推行新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坚持治理融合,重塑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破解治理难题,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形成“三扩四上五把关”镇务村务一体化公开模式并实现村务公开“标准化”。统筹推进协商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修订村规民约“三会一约”。创建道德积分制度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明确67项道德积分加减赋分标准,“小积分”撬动大治理。探索“社工+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市有平台、镇有组织、社区有站点、村有队伍的“四有”公益服务工作体制。全市11个镇街社会工作站,发动320多家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2800余次,330余名未成年人、450余名留守老人、1000余户困难家庭受益。综合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手段解决乡村治理问题,打造市、镇街、社区(新村)、网格四级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微网格”提高乡村治理法治水平。
坚持服务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围绕不同群体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推动乡村公共服务由“低效粗放”向“精准配置”转变。提高服务的均衡性,将市直部门17项管理权限下放镇街,推动镇级便民服务中心进驻事项108项,新村便民服务站进驻事项49项。多剖面、广覆盖收集民意,120余辆“流动服务车”直插田间地头收集问题,实现问题“应纳尽纳”。探索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新路径,在全市建设推广“多多莱”智能便民服务平台,目前已流转办理各类事项107万余件,办结率达99.8%。搭建“爱莱西”党建引领诉求解决平台,建立闭环运行机制,实现诉求一站式调处,运行以来共结案3.4万余件,结案率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