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高密路3号里院的文布嘉措西藏艺术空间,成为游客沉浸式打卡藏式风情的诗和远方。 王 雷 摄

■里院美术馆坐落于青岛市海泊路23号立德里。
王 雷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大鲍岛在青岛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青岛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大鲍岛的商业街区和里院文化也是青岛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文艺与老城“深呼吸”。在青岛老城区的城市更新中,历史与鲜活能否交融,文化和里院能否共兴?大鲍岛的几处新文艺地标给出了一个解题方式。
这几年,经过城市更新,大鲍岛引入艺术、创意、文化体验式复合型业态,深度融合里院美学意义的通用性和普适性,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当里院遇上本土展览
位于海泊路43号的洛川家美术馆是老城更新以来的第一个艺术类业态,也是大鲍岛“复活”后的首批业户。在这个世纪里院,百年底蕴与现代艺术交融出层层叠叠的文艺之光。
洛川家美术馆前身是青岛老字号“瑞蚨祥”绸布庄创建人、鲁商领袖孟洛川宅邸的一角。这座建筑始建于1905年,20世纪20年代由中国建筑师张遇平等精心设计重建。砖木结构的它,地上两层,建筑面积约524平方米,静静诉说着往昔岁月。
百年时光流转。如今的洛川家美术馆,凭借里院独有的历史厚重感,吸引了众多青岛本土艺术家汇聚。这里成了集展览展示、影视影像、艺术微喷、咖啡轻食等于一体的艺术“综合体”。开馆4年间,整合本土艺术家资源,为世界各地观众呈上90余场公益展览,展览方向涵盖怀旧摄影、传统创意版画、温馨小幅油画和水彩等,间或穿插学术性与艺术性兼具的展览。此外,美术馆还常与岛城艺术音乐名家及文化机构携手,开展学术讲座、音乐讲座等多样文化艺术项目。
据洛川家美术馆馆长刘海涛介绍,2022年6月,这里举办“法磊《景气和畅》世界风光摄影展”,将世界风光带到观众面前,广受好评。年中,举办《“探寻艺术之美 感知城市更新”西班牙科学摄影展》和《乌拉圭“高乔人”摄影展》,将西班牙科学摄影展和乌拉圭“高乔人”摄影展带进青岛老城区,此次展览共计吸引近2万人到馆参观。同年,美术馆首次推出了版画季,以“抱朴守拙——刘金平版画展”拉开序幕,让更多观众感受到本土版画艺术的魅力。始于2024年底的《金石墨缘——宋文京金石题跋展》,截至2025年2月27日,已有超过18000人观看。
当里院遇上经典美学
里院美术馆坐落于青岛市海泊路23号立德里。这座始建于1914年的四面合围德式三层建筑,20世纪30年代为成文堂泉记“律师楼”,40年代为青岛镜海美术社,堪为一座饱含琴岛文化基因的商埠民居。现在,历经沧桑的岛城旧址华丽转身,转换为一座当代性的集美术研究、收藏、展览和推广于一体的艺术殿堂,成为青岛旧城新貌的文化地标。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里院文化是民族传统美德的化身。感知人性,探求真美,以美传情是里院美术馆对艺术根本价值的判断。”在里院美术馆创始人之一、画家曲宝来看来,里院美术馆所彰显的“里遇”艺术主张,是里院之遇、城岛之遇、山海之遇,也是艺术之遇、人文之遇、审美之遇,这与早先的立德里所倡导的文化之境,在跨越百年的时空后,重逢与同频。
里院美术馆不仅是对青岛城市记忆的承载,也是现代艺术的展示空间。中西合璧的建筑遇上复古红,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红色的主色调也彰显出青岛的热情与活力。这些特色共同构成了里院美术馆独特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底蕴,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里院的建筑,成为一处拍照打卡地。
美术馆将城市的历史空间、文化空间、审美空间和物理空间融为一体,为大众获取高品质的审美体验提供了无限可能。近日,一场以“艺术的使命与价值”为主题的展览,在里院美术馆蓬勃铺陈,中国、韩国、日本等1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艺术家在里院美术馆的时空剧场中,共谱一部关于艺术本质的启示录。这样可圈可点的展览,在里院美术馆渐次而来。
当里院遇上西藏风情
每当晴好的日子,老城区湛蓝的天空仿若西藏。海风从红屋顶吹过,轻扬的彩色经幡飘散出明亮而神秘的藏式风情。作为青岛离西藏最近的地方,位于高密路3号里院的文布嘉措西藏艺术空间,将藏风酿成千言万语,成为游客沉浸式打卡藏式风情的诗和远方。
在极具青岛本土建筑特色的里院打造一处纯正的藏式空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体验?文布和嘉措在藏语里分别是“蓝色”和“大海”的意思,文布嘉措寓意着“蓝色的大海”,契合了青岛的城市特质。
在青岛不必远足,就可以感受浓郁而正宗的藏地文化。大鲍岛街区里,这处精心复刻的藏地文化空间闹中取静,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地。拍摄藏族风情的写真照、描唐卡、品尝糌粑和奶茶以及融合多地美食的创意时尚宴席,让前来体验的市民与游客犹如挖到了一处宝藏。“这是一个可以来了再来的打卡地,每个季节、一天中的每个时段都有不同的风景,每次来即使是简单地看云卷云舒,都有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与文化感知。”市民章女士是这处文化空间的铁杆粉丝,没事的时候,她就会来这里做手作和画唐卡,与深谙传统中式美学文化的空间主理人一起欣赏、研究各种玉饰、品鉴各地的精品茶。“可能我本人也比较喜欢藏式文化吧,加之这里非常走心的文化元素让人静心,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场与文化体验“深呼吸”的沉浸式休闲。老房子与厚重文化的美美与共,沉浸其中也是一种非常解压的身心放假。”
文布嘉措西藏艺术空间所在的高密路3号曾是纱布业公会的驻址,也是商号德丰隆的旧址,与济宁路46号并称云承里。这里除了有文布嘉措西藏艺术空间,还有青岛特色的文化精酿啤酒屋。这个曾经充盈着“七十二家房客”烟火味儿的里院,在老城区城市更新的步履中,情怀与思路并驾齐驱,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体验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