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排排现代化钢结构厂房整齐排列。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本报3月7日讯 近日,记者在位于莱西市的青岛巨峰高科技工业园基地项目看到,在约680亩土地上,一排排现代化钢结构厂房依路而建,整个厂区已进入建设收尾阶段。
从外形上看,30多栋厂房已然成型,既有挑高16.5米的单层厂房,也有探索“工业上楼”的多层厂房。外立面局部采用玻璃幕墙,女儿墙部分则采用弧形设计,现代感十足,打破了传统工业厂房的单调形象。
走入其中,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互相咬合连接,在厂房内部随处可见,宛如置身“钢铁世界”。“在前期建设过程中,项目采取钢结构构件工业化生产及模块化安装技术,钢构件在加工厂提前预制,再运到工地直接拼装,建设现场则宛如一个大型积木拼接现场。”据中建科工青岛巨峰高科技工业园基地项目技术总工于开航介绍,整个项目总用钢量约3.1万吨,约28.3万根钢结构构件根据编码“对号入座”,建造过程更加绿色高效。
由于用钢量巨大,钢构件数量众多,施工建设的优化布局是个不小的挑战。
“我们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平台,就如同项目管理的‘智慧大脑’,实现了从钢结构生产到现场安装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基于此,钢构件的加工进度、钢结构构件的吊装数据都能在线上实时追踪更新。”生产经理李明哲告诉记者, 平台将进度计划与BIM深度联通,就像给施工计划装上了“数字导航仪”,让项目管理更加精细化。此外,项目还划分“党员责任田”,项目部负责人带头冲锋、组织生产,保障建设质量和进度。
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和产业发展的高标准化要求,传统的单层厂房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于高效生产空间的需求。近年来,各大城市通过推进“工业上楼”,打造高效集约的垂直化生产空间。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工业园区除了单层厂房外,还有2—4层的高层厂房,既满足了各类工业企业的多元化选择,又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无缝对接。与此同时,项目还配套建有人才公寓楼,让企业“拎包入驻”。
据悉,青岛巨峰高科技工业园基地项目位于莱西市姜山镇,是崂山区首个“飞地”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拓展崂山区发展空间,助力企业升级转型,同时带动周边园区活力,为莱西市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