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会的外国嘉宾。
韩 星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再生纸制作的参会证件内包裹着植物种子,将其浸在水中十分钟放入花盆、盖上泥土,等待7至10天即可获得一株植物;绿色、棕色的椅子由海洋塑料垃圾制作而成,每把椅子上都有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知道它从垃圾到坐具的过程……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上,环保元素随处可见。
凝聚共识,分享经验,交流合作。在这里,国内外涉海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代表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大计。
沿海城市是居民与海洋共生共息的重要场所,是最吸引人类居住、工作或旅游的地方,也是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最直接、最受关注的区域之一。在大会特别设置的“蔚蓝叙语 城市共鸣”环节,与会嘉宾深度探讨全球海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挑战与解决方案。青岛西海岸新区、肯尼亚蒙巴萨郡、塞舌尔、法国尼斯等面向全球分享在海洋生态保护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先进做法,系统展示各个城市在治理海洋废弃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绿色低碳的海洋生态等方面采取的行动及取得的成效,为全球海洋城市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典范,共同推动全球海洋城市迈向更加绿色、繁荣、可持续的未来。
“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
碧海含金,蓝碳有价。活动上,西海岸新区介绍了陆海联动,全域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案例,为全球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解决方案。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先后组织开展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龙湾海岸带修复以及灵山岛、竹岔岛、斋堂岛修复等一系列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高标准打造了金沙滩、银沙滩、灵山岛、凤凰岛、唐岛湾等众多驰名中外的“亮丽名片”,不仅提升了海洋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了人海和谐共生,还成功推动了“碧海银滩”到“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实现了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多方共赢。
2012年以来,西海岸新区已整治修复岸线150多公里,修复滨海湿地1200多公顷,恢复海岸带植被260多公顷,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连续4年保持100%。2024年,唐岛湾内发现鳗草海草床,分布面积达到306公顷,海草覆盖度高达82%,是目前山东省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鳗草海草床,相关案例在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发布,受到国内外专家广泛关注。新区多个海洋治理案例收录至《海岸带可持续管理中国方案:中国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30年》一书,为全球海洋高水平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近年来,灵山湾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第一名,蓝湾绿道成功获评“山东省最美绿道”,蓝湾旅游定制专线被誉为“最美公交线路”,“嘉年华彩虹桥”“后岔湾观景台”等地标性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亚洲海岸赛艇大师赛、2024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等重大文体活动相继举办,西海岸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区接待游客数量由2015年的1820万人次增加至2024年的4089.35万人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676.2亿元、增长8.6%。
实现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
塞舌尔由150多个岛屿组成,紧挨马达加斯加,是海洋经济发展靠前的非洲国家。由于超九成居民居住在沿海城市,经济八成以上依赖旅游业、渔业,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塞舌尔对海洋生态保护尤其看重。
塞舌尔渔业与蓝色经济部蓝色经济司司长特伦斯·丹尼尔·克里介绍,在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塞舌尔会不断考虑怎样实现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尽量一方面保护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实施产业开发。
“我们的政策体系里其中一项重要文件就是海岸管理计划,主要用来减缓海岸可能遇到的风险,同时进一步推动海岸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在不同区域、不同项目中融入了综合沿海区管理、气候适应性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计划等。”克里说,“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一定要与不同利益相关方开展合作,同时与社区互动,对涉海资源进行综合保护与开发。”
地中海沿岸城市尼斯已有数百年历史,是法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不过由于全球环境变化,尼斯面临本世纪末25%的港口可能被海水淹没的困境,转型成为这座城市的必选项。
尼斯十几年前就提出气候战略规划并且已经得到很好执行,到明年年底将减少32%温室气体排放,在这个十年结束时将减排50%,本世纪中叶达到碳中和。联合国海洋大会驻尼斯总代表奥利维尔·贝塔蒂表示,尼斯目前主要在四个方面努力,包括建设生态绿廊、建设快速清洁交通体系、实现零塑料及节约能源。
“按照计划,我们将朝着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努力,让城市能够适应气候变化、自然生态得到恢复。在这个十年,尼斯将实现100%的零碳公交车,机场、港口也会实现净零碳排放。我们将提升海岸带韧性,建立城市、区域和国家之间的链接,努力打赢这场气候变化的战役。”奥利维尔·贝塔蒂说。
更科学地打造海滨城市
肯尼亚蒙巴萨郡地处西印度洋沿岸,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加,其海洋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此,蒙巴萨郡调整沿海规划和发展模式,通过设立蒙巴萨城市实验室,汇集城市领导者、学术界专家、私营部门和当地社区成员,共同为城市气候问题创造解决方案。
“我们已经成功开展了洪水风险和脆弱性评估,并且生成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目录。我们想推广城市实验室这一模式,因为它在应对各类城市挑战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肯尼亚蒙巴萨郡政府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巴兹尔·安加加表示,虽然蒙巴萨更注重洪水问题,但对别的城市来说,可以通过城市实验室解决海洋污染、生态修复等多种问题。“共同实现我们想要的海洋,科学始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必须确保城市领导者和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能获得最新的知识和工具,共同协作使沿海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韧性。”
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罗纳尔多·阿德里亚诺·克里斯托福莱蒂推介了巴西海洋素养联盟。这个试点项目始于2017年的桑托斯市,通过整合城市、港口和非政府组织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素养联盟制定公民科学计划和生物多样性公共政策,整合政府以及公民之间的政策贡献,提高科学计划的可行性、生物多样性等。这个项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最终在2021年从桑托斯拓展到整个巴西,并成立了巴西海洋素养联盟,支持港口、非政府组织等各个机构加强行动,信息交换。克里斯托福莱蒂提到,联盟综合了相关科学知识,发布了关于巴西气候变化及影响的研究报告,引发热烈讨论。“接下来,我们将和更多当地政府合作,开展与国家气候变化计划相一致的气候适应能力合作。”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综合的新研究计划精确关注沿海城市,我没有看到为沿海城市制定全面综合研究策略的重要文件。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海洋城市的网络计划,这样才有可能制定一项针对沿海城市的紧急研究战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秘书处前执行秘书弗拉基米尔·拉宾宁认为,世界需要更多沿海城市实现科学发展,这是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我们需要对沿海城市开展全面的协同的科学设计,打造我们所需要的海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