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高效服务大局 奋力书写为民答卷

黄岛法院:强力推进“质效强院”

青岛日报 2025年02月21日

青岛日报2025年02月21日版面

黄岛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深入落实西海岸新区“一四四六”总体思路,严格公正司法,积极创优跃升,成功创建全省“司法为民示范法院”,获评青岛西海岸新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建设先进集体、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2024年,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76829件,涉案标的325亿元,结案69803件。员额法官人均结案652件,居全省法院前列。

精准高效服务大局,坚定履行护航发展职责使命

保障国家战略实施。加大经略海洋司法保障力度,妥善审理涉海纠纷79件,在执行一起涉国家级海洋牧场项目腾迁案件时,由于案涉海域养殖鱼类正值生长期,立即执行将造成养殖户上百万元损失,法院为此做足和解工作、促成适当延期,海鲜上市后,养殖户主动将18个育苗大棚、8000余平方米的海域腾出,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加大融合创新司法保障力度,妥善化解某大学船舶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工程纠纷,促成园区如期竣工投产。高标准打造自贸区涉外商事审判庭,创新运用跨境在线诉讼、法仲联合调解、域外法查明等新机制,审结涉外纠纷113件,一案例入选山东法院涉自贸区十大典型案例;针对港航贸易、知识产权等自贸区关心关注的重点领域,组织法官到自贸会客厅常态化授课、答疑,精准护航对外开放。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发挥破产审判出清和拯救功能,审结各类破产纠纷60件,累计清理债权52亿元,妥善安置职工500余名,盘活土地740亩,推进9.8万平方米的厂房再利用。某机械公司是青岛市百强民营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因经营不善面临破产倒闭,法院通过“预重整”程序,仅用2个月成功引入汽车环保涂装新产业,职工工资获全部清偿,企业涅槃重生。依法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审结涉民营企业纠纷1.8万余件、回笼资金13.61亿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保障国企改革发展,妥善调解新区某供应链公司、某融资控股公司系列纠纷,收回投资3.4亿元;以破产重整推动某省属重点国企“两非”处置,使企业轻装上阵,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巩固提升核心竞争力。聚焦智慧创新保护,审结知识产权纠纷1307件,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引导市场主体尊重创新。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某企业员工泄露技术秘密造成公司损失30余万元,法院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彰显司法保护力度。

护航重点产业发展。创新影视司法保护机制,出台专门意见,一体推进影视园区建设、知识产权、投融资等五大领域的法治保障,高标准服务打造影视创作新高地。在某国产大片上映前妥善化解一起标的额达6000余万元的投资纠纷,助力优秀国产电影票房大卖,持续擦亮“影视之都”名片。服务保障港口建设,高效审结各类涉港口纠纷113件,助推航运产业健康发展。某港区防波堤工程是省、市三年重点攻坚项目,因租赁纠纷施工受阻,法官4次现场调解、晓以利害,促成双方履约践诺,工程顺利推进,扎实保障港湾安全生产百年大计。助力打造千亿级芯屏产业集群,组织青年法官到新型显示产业园区现场调研、问计问需,打造“芯屏气和”多元解纷品牌,合力化解相关产业纠纷190余件,护航北部芯屏产业新城加速崛起。以司法赋能“化工绿”,审结董家口新材料产业园各类技术改造纠纷31件,支持企业向新图强、低碳发展。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2024年审结刑事案件1617件,判处罪犯2265人,有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3起恶势力犯罪。针对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诈骗,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审结诈骗、帮信、洗钱等案件350件,判处罪犯416人,斩断电信诈骗黑色产业链,守牢群众钱袋子,获评全省反洗钱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奋力书写为民答卷,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法治温暖

坚持如我在诉,用心用情化解民生纠纷。牢固树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2024年审结各类民事案件38403件,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强化民生权利保障,审理劳动争议、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等各类民生纠纷1.2万余件,累计向9600余名当事人清偿工资社保、各类赔偿等款项6.64亿元。加强涉民生项目司法保障,某能源供热项目因工程纠纷陷入停滞,影响20余个小区近万户居民供热,法官组织建设、施工、监理等多家单位会商,厘清责任、定分止争,推动顺利竣工,助力“情暖万家”。协助开展“保交房”工作,妥善审理商品房买卖纠纷2071件,助力6个“问题楼盘”800余套房屋顺利交付,消除风险隐患、保障住有所居。惩治“按键伤人”网络暴力犯罪,被告人丁某某在网络上捏造事实,对他人名誉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法院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聚焦“只跑一次、最好一次不跑”目标,立案诉服工作获全省表彰。

延伸司法职能,强化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坚持“矛盾化解与情感修复并重”,2024年妥善审理婚姻家事纠纷1821件,与区妇联携手温情调解,促进490余个家庭重塑和睦。切实维护女性合法权益,联合公安、民政、妇联等八部门构建“反家暴联盟”,及时向13名遭遇滋扰威胁的妇女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获评青岛法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典型案例。妥善审理涉未成年人纠纷832件,与区关工委、检察院等共同打造跟踪帮教、心理干预等多个教育基地;创新运用家庭教育令、关爱提示单等,督促100余个家庭切实担负子女教育责任;为30余个离异家庭安排远程视频探望子女90余次,让关爱“触屏可及”。持续强化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在一起涉九旬病危老人家庭纠纷中,法官病房调解化儿女干戈,促成老人与八年未见的子女团聚,一家人重归于好、陪伴老人安然度过生命最后时光,让亲情不留遗憾,获评全市法院“小案不小办”一等奖。

锲而不舍攻坚,切实维护群众胜诉权益。坚持依法强制与善意文明相结合,执结案件19310件,腾退土地及厂房110万平方米,执行到位金额28亿元。破解查人找物难题,开展凌晨、周末等集中执行行动103次。保持高压态势,综合运用“失信”“限高”等措施,督促8863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履行法定义务。围绕欠薪治理开展暖冬执行,累计为农民工兑现薪资5811万元。深化“执破融合”,不断健全市场主体拯救和退出机制,将15家资不抵债的被执行人导入破产程序,累计清理案件270件,“执转破”案件数量居全市法院首位。深化执行联动,研发“青西联执”小程序,构建覆盖全区45个部门的线上查控网络,实现协助执行事务全流程网上办理,大幅提高财产查控质效。加大网络司法拍卖力度,推进1673起案件、价值29.4亿元的标的物上网拍卖,溢价率达26%,居全市法院首位。强化刑事裁判涉财产刑案件执行力度,执结案件913件,为被害人挽回损失6300余万元。

凝心聚力创新发展,狠抓严格公正司法第一要务

着力提升司法规范水平。以严实举措狠抓审判管理,案件经全庭讨论研究、专业法官会议集体把关、发改案件审委会逐案评查,严把案件质量关;编纂《庭审规范化操作指引》,提升法官驾驭庭审能力和规范化水平,严把案件程序关;修订完善50余万字、包含44类常见案由的《要件审判规范指引》,统一类案裁判标准,法官自由裁量权有了“硬杠杠”,严把案件实体关。通过不断精进管理措施,法院审执质量、效率、效果持续向好,审判核心质效指标全部优于或位于最高院制定的合理区间,7篇裁判文书、3场庭审在省市级以上评选中获奖,诉讼服务满意率、司法公信力持续提升,不断擦亮“司法为民示范法院”金字招牌。

府院联动优化社会治理。在区管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府院联动第一次协调会议召开,法院与23个镇街和24个职能部门在11个领域密切联动,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和公正司法效能“双提升”。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审结行政案件1307件,正职负责人出庭率持续提升,共同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以司法建议“小切口”做好社会治理“大文章”,与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如就审判中发现的废旧通信线杆安全隐患问题发出司法建议,推进有关部门在全区开展全面排查,拆除、加固线杆480余处。推进人民法庭深入乡村社区一线解纷,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完善交通事故案件“保调立审执”全流程一体化办理机制,实现事故理赔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66%的案件通过速裁程序化解,平均办案天数压缩至1.88天,连续两年被省高院评为道交工作先进集体。推进事务集约改革,成立专门保全团队,打通“保调立审执”程序壁垒,解决“空调”“空判”等执行难题。改革以来,累计完成保全7500余件,保全后当事人自行和解的比例达到40%以上,3100余起案件在诉前得到实质化解后,法院及时解除查封措施,将保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持续健全破产审判机制,树立“多重整、少清算”理念,在全省率先采用“假马竞价”“反向出售式重整”等新机制,不断拓展投资人引入渠道,累计引入投资6.4亿余元,重整成功率保持在100%。

从严治院筑牢根基,持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铁军

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擦亮“党徽耀法徽 法润西海岸”党建品牌。先后有8个支部获评新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7个党支部20名个人获各级党建工作表彰。

举旗帜铸忠诚扬正气。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岗位建功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全院12个法官团队实现全年结案超1000件,其中“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史丽丽团队全年结案1907件,形成比学赶超、加压奋进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创优跃升年”活动,5篇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多篇论文在全国各类司法论坛评比中获奖,8名法官获评省市法院审判业务专家,11个集体获省市以上表彰。

树清廉守初心担使命。以严明纪律创造一流司法业绩,自觉接受各方监督。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企业家代表等社会各界400余人次观摩庭审、见证执行、座谈交流。举办法院开放日,累计邀请2600余人次参观法院,开展送法进校园等法治宣讲活动46场次、覆盖3万余名师生,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