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量增长折射青岛经济社会向好发展

从全社会用电量数据看青岛市高质量发展向“新”力
青岛日报 2025年01月22日

  经济平稳运行离不开电力支撑。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常被视为经济运行的“风向标”之一。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时,各产业生产活动活跃,对电力的需求增加,继而推动用电量上升。

  2024年,青岛市全社会用电量683.61亿千瓦时,位居全省第四位;增长率为9.75%,位居全省第三位,比全省平均增长率高5.3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355.07亿千瓦时,位居全省第七位;增长率为9.63%,位居全省第三位,比全省平均增长率高6.72个百分点),十个区(市)全社会用电量均为正增长,电力消费增长情况反映出青岛市经济向好发展的积极信号,生产稳定增长,运行总体平稳。

  青岛市用电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分产业来看,用电量增长反映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2024年,第一产业用电量约11.19亿千瓦时,增长率为4.05%,总体保持较快增长,这得益于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农林牧渔业领域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

  用电量增长体现了工业生产的活跃度和发展趋势。2024年,第二产业用电量约370.02亿千瓦时,增长率为9.52%,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30%,助力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远超全省平均水平6.74个百分点。

  用电量增长反映了服务业的持续复苏和数字化经济的蓬勃发展。2024年,第三产业用电量约180.83亿千瓦时,增长率为9.1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10%,拉动第三产业用电量较快增长。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间接反映了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2024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约121.58亿千瓦时,增长率为11.93%。

  从整体来看,2024年,31个制造业行业中,25个行业用电量正增长。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等省市重点项目扩增产能,卡奥斯智碳科技公司规模扩增叠加新生产线投产,带动了用电量高速增长。

  用电量的平稳较快增长离不开电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供电服务质量的优化提升。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从供电质量、服务品质、客户感知等维度出发,着力建设高可靠电网、打造高品质服务,为城市稳定运行和各类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持。

  高可靠电网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积极践行“让电等发展”初心使命,推动电网高可靠发展。

  “十四五”以来,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统筹推进电网规划,以网架迭代升级为目标,累计投资166亿元加强电网建设,投资金额全省第一,新(扩)建规模全省第一。特别是2024年,“十四五”期间青岛最重要的电网工程岛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仅用正常工期的一半时间,创造了新的“青岛速度”,区域电网保障能力提升50%以上,成功应对迎峰度夏1339万千瓦,创山东地市级纪录。全年投产7座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189.3千伏安,线路262.5公里。攻克场平难题,推动全省首座钢混框架结构景观式变电站(劲松站)落地主城区。实施低压业扩报装“零投资”服务38009户。

  省内率先构建“规建运”一体化管理模式,开展“百乡千村”工程建设专项行动,全年完成352个村庄、879个台区标准化改造。成立市县两级11个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政企协同加强客户侧负荷资源管理,2024年迎峰度夏前构建了114万千瓦需求响应资源池。服务建成全省聚合资源户数最多、聚合资源容量最大、负荷类机组调节能力最强、车网互动规模最大的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

  开展“营配调”融合贯通应用,建成电价等14项应用场景,配调智能驾驶舱省内率先上线运行。建成5家县供电服务指挥分中心,常态化开展运营管控、分析决策等工作。省内首次实现电缆-架空混合线路无人机全自主巡检。

  打造光伏汇流并网示范工程,通过“全村分流改造”和“支线分流改造”,实现光伏专线并网、居民专线供电。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达到611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较“十三五”末翻了四番。

  高品质服务赋能企业居民用好电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聚焦青岛市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创新打造“电管家、电保姆、电小二、电博士”四电服务模式。做实省市重点项目“电管家”两级包保责任制,以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满足项目用电需求,全年累计完成报装接入29.5万户、775.06万千伏安,同比增长0.52%,居全省第一。

  政企协同完成11万户“电采暖”客户确村确户,助力青岛市清洁取暖示范城市建设圆满收官,“电采暖”客户数量及用能成效均为全省第一。推广农灌“扫描共享用电”县域全覆盖,完成消费帮扶217万元,打造“孤岛绿电”助农示范点,2项创新成果亮相全国第三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圆满完成上合组织绿色发展论坛、“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等91次重大活动客户侧保电。

  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机制,为超8万名客户提供“房产+用电”联合过户等服务。全省首推“外卖式”办电,推广供电方案辅助编制、现场立答,业扩全口径送电周期压降5.7%,服务客户突破600万,迎来新的发展里程碑。

  深化政企网格“三共”融合服务,在网格内创建党员责任区20个、示范岗15个,典型做法获中央党校“填补央企助力社会基层治理的空白”称赞。改造接收20个非直供电小区,完成23个“临代正”治理,“一区一策”跟踪服务保障42个“保交楼”、293个“保交房”项目。再建34座乡镇充电站,实现公共充电站“乡镇全覆盖”,建成薛家岛车网互动示范站、5座统建统服示范站和2座滑轨式共享充电示范站,全省率先实现V2G全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验证。打造市南银澳花园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智能监测识别示范。

  建立“33324”应急抢修工作机制,实现抢修值班3班倒不间断值守,客户故障抢修30分钟内到达现场,故障处置3小时内完成,24小时实时响应客户诉求。 

  (孙 欣  臧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