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涛:开拓技术“出海”之路

把新能源固废变成“新资源”

青岛日报 2025年01月13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新年伊始,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涛就化身“空中飞人”,元旦当天晚上飞到深圳,再前往香港,紧接着到德国、土耳其等国洽谈,一连奔波十多天……

  忙碌是这位青年民营企业家过去一年来的常态,平均每五天就坐一次飞机,全年有316天在路上,飞行了十几万公里。别看他这家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在很多投资人眼中已是不折不扣的明星初创企业,与跨国巨头合作建设了多条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线。

  “很多投资人会问新能源产业的问题,但我们其实属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张涛表示,“北辰循环提供各种新兴产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解决方案,比如储能电池、光伏板、风电机组、充电桩、智能穿戴产品,并不局限于动力电池回收一条赛道。”

  “出海”的逻辑

  成立4年多时间,北辰循环已完成3轮融资,里程碑创投、伟翔环保、劲邦资本、青创投、招商局创投等投资机构纷纷入场。

  北辰循环之所以被看好,很大程度上在于踩中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的风口。

  现阶段,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主要包括以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整车厂、以宁德时代等为代表的电池企业、以格林美等为代表的电池回收企业,在少数正规企业之外还有大量小作坊抢占市场,存在大企业“吃不饱”、小作坊拼低价的现象。

  面对这样的行业格局,张涛选择扮演技术输出的角色,而非亲自下场从事电池回收,并瞄准欧美、日韩、中东等市场,与跨国公司合作输出解决方案。

  相比于国内的“卷”,电池回收海外市场仍是一片蓝海。“我们技术‘出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资源循环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二是与伟翔环保、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形成合作,三是技术路线领先,全干法物理破碎分选工艺能够解决安全、环保、效率等行业痛点。”张涛告诉记者。

  从退役电池包、电池模组、电芯的梯次利用,再到报废电池的拆解、破碎、分选、提取,北辰循环目前已掌握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全套解决方案,并与合作伙伴在上海和盐城落地退役锂离子电池低碳绿色循环产线。

  做“有用的科研”

  投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并不是张涛心血来潮。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被称为资源的“第二矿山”,是实现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早在硕士研究生时期,张涛就开始接触并研究锂电池回收,在中国矿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方向依然是锂电池回收,随后留校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技术的科研教学工作。2018年,他辞职南下深圳,一边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后,一边探索创业方向。2020年,借着参加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机会,他回到家乡青岛,最终把公司注册在城阳区。

  做有用的科研始终是张涛创业的初心。他至今对陈清如院士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做学问要顶天立地——顶天,就要站在国际前沿,瞄准世界一流;立地,就要结合行业和产业需求,解决国家的重大问题。

  2024年10月17日,北辰先进循环技术研究院正式启用,标志着青岛首条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示范线落地。“当这条产线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时候,我的博士论文才算真正完成。”张涛感慨。

  创业的路上往往布满荆棘,对于科研出身的科技创业者而言,挑战更是只多不少。

  “创业公司不可能一开始就解决所有问题,一定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北辰循环目前还处于卖出产品、理顺组织、继续融资的第二阶段。今年我们要争取把过去几年‘烧’的钱赚回来,实现盈亏平衡。”张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