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主动,闯出新天地

——五论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
青岛日报 2025年01月13日

  本报评论员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企业提振信心、放开手脚、大胆创新是根本所在。

  过去一年,一些企业感受到了“内卷”之痛,卷规模、卷成本、卷效率,感慨钱不好赚了。但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下,有更多的青岛企业化危为机,保持韧性与活力,做别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产品和服务,摆脱了同质化竞争的桎梏。

  在充分竞争的轮胎产业,赛轮集团首创液体黄金轮胎,以高品质产品和专业服务跻身全球轮胎企业前十强;在车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宸芯科技研发新一代C-V2X车联网专用通信芯片,广泛应用于七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在太赫兹前沿领域,青源峰达推出太赫兹三维层析成像系统等产品,应用于航天隔热材料、涂层无损检测以及邮政违禁品检测……这是青岛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新兴产业培育竞争力、未来产业展开想象力的一个个生动的案例。

  站在一个更宏大的视角,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产业的根本性变革,催生一批以新技术应用为标志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物种。那些优秀的企业总是把挑战看作再次成长的契机,总是能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人工智能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确定性,其触角已经开始深入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生成式AI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快递车在多个城市规模化应用,AI广泛用于制造业的生产计划、质量控制、故障检测与维护等,数字人应用于直播带货、教育辅导、新闻播报、就医指导等领域,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很多人预测,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将会进入临界点,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海啸近在眼前,对各行各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跨界创新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产业重构、战略布局、组织升级正在演进,这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深入理解并抓住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生命健康等前沿科技发展机会,关乎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无论身处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还是未来产业,企业都要激发创新潜能,与时代同频共振,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给企业“出海”带来诸多新机遇。与以往不同,今天的“出海”不再是简单地把产品卖到国外,而是全球配置资源,在更广阔的市场寻求增量。在海尔、海信这样的国际化巨头之外,越来越多青岛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建厂、收购、品牌直营、跨境电商等多种方式拥抱全球市场,豪江智能将泰国作为智能驱动系统海外产能布局的第一站,“蹦床大王”三柏硕收购北美知名休闲运动器材品牌,易来智能的智能灯具照亮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所说,企业的成功突围不仅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在于企业内部能否形成对市场趋势、政策导向、技术变革等方面的深刻认知,并且基于此做出的快速反应和灵活调整。

  在青岛,许多优秀的企业在变革、调整、重塑中突出重围,它们不再是成本优势的代名词,而是以技术引领、产品差异化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一组数字可以佐证:截至2024年底,青岛已拥有355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21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认定1049家雏鹰企业、527家瞪羚企业、54家隐形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达17家。

  新的一年,新的形势,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只要拿出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向“新”发力,大展拳脚,就一定会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上,闯出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