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实施5周年,青岛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让垃圾分类从“新时尚”成为“好习惯”

青岛日报 2025年01月06日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习惯。

  ■2023年5月,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青岛召开。

  ■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分类快闪秀(青岛站)。

  ■青岛建立健全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环节无缝衔接的收运体系。

  ■小涧西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二期)。

  生活垃圾分类正在青岛各层面持续推进,老百姓感受到了环境的改善。

  2020年1月6日,《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青岛成为省内首个对生活垃圾分类专项立法的城市。《办法》实施以来,全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按照全链条推进、全过程提质、全社会参与的总要求,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从“有没有”到“好不好”。2023年5月,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青岛召开,生活垃圾分类的“青岛模式”得到全国住建系统的充分肯定。

  顶层设计

  青岛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重点从顶层设计着手,完善管理、保障机制。

  为精细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青岛建立起顶格化推进机制。青岛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连续5年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市办实事,成立由市委宣传部等15个部门参与的市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定期研究部署垃圾分类工作,突出抓好垃圾分类任务落实落地。同时,完善法制化保障机制。建立起以《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青岛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为主干,《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等20余项配套制度为支撑的生活垃圾分类法规制度体系。深入开展专项普法行动,推行“执法+普法”的检查模式,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普法的广度与深度。

  此外,还形成协同化攻坚机制。发挥各行业管理优势,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垃圾分类”,纵深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公共机构率先垂范,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年度考核;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校本课程,年均开展“家校社”实践活动2000次以上;医院、商超、酒店、农贸市场、交通场站等公共场所,严格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出台行业分类规范,制定行业推进方案,定期开展行业督导,营造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完善体系

  《办法》规定,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分类投放管理方面,按照合理布局、简便易行、环境友好的原则,青岛依托政府投入、企业投资、市场化合作3种形式配置分类投放点,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精不精”持续升级完善。全市共设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2.7万处,其中已升级改造分类投放点8300处、设置密闭投放点3600余处。为促进小区居民快速、方便投放可回收物,设置智能回收箱4000余个,日均收集可回收物140余吨。通过设置有害垃圾专用收集容器、设定每月5日为有害垃圾集中投放日、设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鼓励市民正确投放有害垃圾。

  分类收运方面,通过加强设施、优化网络、规范作业等措施,确保各类垃圾专车专运、运输线路运转流畅,建立健全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环节无缝衔接的收运体系。配置各类收运车辆一千余辆,通过改造中转站厨余垃圾专用泊位,提升厨余垃圾转运能力近800吨,新建有害垃圾归集点10处,可回收物分拣中心10处,大件和装修垃圾分拣站8处,基本满足分类收运需求;按照“三统一”原则,设置分类收运线路910余条,分类收运体系基本覆盖城区,推进厨余垃圾日间收运,探索“车载桶装、换桶直运”等多种收运模式,按照“作业定人、管理定责、收集定点、运输定时”要求推进“牵线织网”工作。实施垃圾分类收运作业“三公开”(即公开分类运输车辆、公开服务小区、公开运输垃圾种类)制度,按季度更新并网上公示收运作业车辆信息,接受全民监督。

  分类处理方面,按照科学评估、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鼓励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园区建设,形成“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为保障”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市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7座(设计处理能力9900吨/日),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设施9座(设计处理能力1580吨/日),有害垃圾协同处置设施1处(处理能力260吨/日),可回收物全部纳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全域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维持100%,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9%以上。

  全面发力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青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系统推进”的原则。过去5年,青岛各层面因地制宜,探索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新机制、新模式。

  《办法》鼓励对垃圾收集点或者收集容器实施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崂山区中韩街道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分析等前沿技术,搭建起智慧化垃圾分类大数据管理平台,打造“一刻钟垃圾分类服务圈”。自主研发垃圾分类上门小程序,为32个小区的3.4万户居民配备大号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集袋(含支架和二分类桶),居民在家中将可回收物投放至蓝色口袋,有害垃圾投放至红色口袋,袋满后通过微信小程序线上预约回收,工作人员接单上门回收,并依据可回收物重量累计环保金,小程序还设有环保金商城,居民可用环保金在积分商城兑换商品、抵扣物业费等,大大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性。同时,中韩街道建立智慧化“美家分类”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中心大屏幕直观显示各个时段内的垃圾回收量、小区居民参与率、垃圾投放准确率等。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获得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情况、每户居民家庭分类减量情况、每个小区垃圾分类减量情况等,进而及时安排车辆收运,并有针对性地宣传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在垃圾分类过程中,让大家从“知晓”到“动手”是最难的环节。西海岸新区铁路小区共有住宅楼20栋,居民689户2400余人,其中租户占比达70%。小区以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为主导,突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四个工程”,聚力居民自治“主线”,实现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均达100%,准确投放率达92%以上,并成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青岛现场会的观摩点位。城阳区大北曲西社区利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在社区里建设了10个落叶收集筐,发动居民收集冬季落叶和厨余垃圾,经过发酵后生成有机土壤;同时,还在社区里开设酵素课和香皂制作课,利用果皮、废弃油脂制作酵素、香皂,让垃圾分类从“冷冰冰的硬说教”变成了有参与有获得的居民自觉行动。

  《办法》提出,学校、幼儿园等应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和实践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日常教育,培养学生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习惯。

  青岛滨海学校以“垃圾分类”教育为抓手,通过垃圾分类校本课程建设,着重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宣教实践能力,探索出“垃圾分类,至善未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教育模式。学校开发了《滨海小鲲垃圾分类》系列校本教材,在入学课程中通过给《滨海小鲲垃圾分类启蒙涂色书》绘本故事涂色的方式,在滨海学校一年级的“滨海小鲲”心中种下垃圾分类的种子,通过《滨海“小鲲们”垃圾趣分类》《小鲲学农》基础课程,使学生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废物利用的习惯,学会“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宣教方法。

  青岛银海学校通过定期组织“二手集市”活动,鼓励学生们交换或售卖不再需要的物品,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资源的宝贵与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并树立绿色生活的观念与意识。

  垃圾分类的“金点子”层出不穷,在青岛掀起“新时尚”。

  聚焦生活垃圾分类,青岛着力提高社会动员能力。压实街道、社区党组织责任,充分发挥社区“两委”主体作用,组织辖区内党员带头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开展站桶指导、入户宣传、发放材料等宣传工作,持续促进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品质提升。将垃圾分类纳入社区工作清单、党员“双报到”服务事项,30余万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持续推动“小手拉大手”与垃圾分类深度融合,发放40万册中小学、幼儿园垃圾分类知识读本,联合教育局推广11条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路线和60个实践活动打卡点位,组织中小学生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等5部门印发《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志愿服务队伍80余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宣教活动,使基层垃圾分类工作力量得到有效补充、工作实效大幅提升。

  下一步,青岛将扬优势、补短板,实事求是地审慎调整生活垃圾分类重点。通过布设智能回收箱、上门回收等方式提高可回收物售卖便利性,进而提升垃圾资源化水平。理顺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暂存点设置与上门收运服务覆盖并举,同时加强收运和处置企业监管,严厉打击随意堆放、乱倒乱卸行为。以餐饮单位、农贸市场为重点推进厨余垃圾分类,确保应收尽收;提高家庭端厨余垃圾分类容错率,由居民投放精准度向投放便利度转变。加强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规范管理,持之以恒抓好垃圾分类宣传和志愿服务发动,为建设美丽青岛贡献城管力量。

  垃圾分类,全民参与,人人有责。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从现实来看,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场“持久战”,不仅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同时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每一个公民都要身体力行成为践行垃圾分类的主体力量。

  (梁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