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薛华飞 刘萍 周建亮 蔺君妍 任晓萌
蓝图催人奋进,实干铸就未来。2024年12月31日,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进行了广泛深入讨论,一致认为,市委提出的2025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既体现了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又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一致表示,将紧紧围绕“十个持续用力”要求,坚持干字当头、奋发有为,锐意进取、攻坚克难,高质高效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奋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会议围绕“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持续用力”作出系列部署安排。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将锚定高质量建设科技强市,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谋产业、促转化、塑平台、优生态上持续用力。”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天传表示,市科技局将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主动布局一批科技攻关项目,深入开展“预见青岛”行动,前瞻谋划一批未来产业赛道;不断完善跟踪对接、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支持、评价激励等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能;健全国家、省、市实验室体系,高水平谋划科创大走廊,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引导各类资源向创新集聚,凝聚科技创新强大合力。
“市海洋发展局将充分发挥青岛海洋综合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庆胜表示,下一步,将锚定“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现代渔业、港口航运、海洋旅游、海洋化工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快推动海洋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提升海洋科创平台能级,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协同机制,加快集聚海洋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高素质产业工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市总工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10+1’重点产业方向及细分赛道,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职工创新创造提质行动。”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潘思晓说,工作中将加速构建职工技能形成体系、重点产业职工技能竞赛体系、职工全员创新体系、产业种子工匠培育体系等,大力培育全员创新企业、创新工作室、创新班组、创新能手、创新成果等职工创新创造支撑平台,引导广大职工成为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尖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会议提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持续用力”,围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等作出部署。
“上合示范区累计推出110余项制度创新案例,为解决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方经贸合作痛点堵点问题提供了系统性、整体性解决方案。”上合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刚表示,上合示范区将抢抓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发展机遇,以推动综合改革,建好制度型开放示范区为总牵引,以实干实绩扎实推进扩能提质。进一步发挥公共产品属性,持续放大示范带动效应,不断提升开放平台发展能级,擦亮“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名片,积极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2024年是青岛自贸片区获批设立五周年。“站在新起点,我们将坚定扛牢‘打头阵、当先锋’的使命担当,推动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青岛自贸片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高善武表示,青岛自贸片区将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探索货物贸易、金融开放、数字经济、边境后规则等领域创新,深化海洋经济集成改革、全产业链融合创新,释放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活力;加快打造高水平开放先行区,全面实施综合保税区提升行动,建设西海岸国际能源自贸港,大力发展新型贸易业态,提升国际航运枢纽能级;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集聚区,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议提出更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我们将坚决抓好贯彻落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志俊表示,将紧紧围绕建设贸易强市目标,夯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三大支柱,强化产业、金融、物流、口岸四项支撑,大力培育中间品出口、跨境电商、新市场主体、多元国际市场、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等发展动能,实现外贸进出口促稳提质。同时,进一步加大稳资引资力度,实施新一轮国际招商促进行动,促进存量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
“我们将加强集成化改革和差异化创新,聚焦‘10+1’重点产业方向,定制化推出营商环境聚力突破方案,推动营商环境从解决企业点上问题向培育产业发展生态转变。”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发海表示,一方面,落实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要求,扎实做好项目审批服务“后半篇”文章,将审批服务链条从竣工验收延伸到投产运营,助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另一方面,优化提升线上政务服务能力,健全全流程数字赋能体系,持续塑强“在青岛·青易办”服务品牌。
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发展韧性、拓展发展空间的有效举措。会议围绕“在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上持续用力”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
城乡区域融合发展,交通先行。“市交通运输局将按照市委部署,聚焦抓项目、扩投资,强力推进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路玉军表示,公路方面,重点推进沈海高速(南村至青岛日照界段)改扩建、青兰高速(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等青岛都市圈重点公路项目;铁路方面,加快建设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项目,推动董家口至五莲铁路及胶新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青岛港前湾港区北岸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港口方面,积极推进董家口港区港投万邦矿石码头、胡家山作业区防波堤工程等续建和新建项目。
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统筹兼顾、守正创新,有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袁瑞先表示,将聚焦稳产保供,抓好绿色增粮、新质牧场、质量品牌建设,千方百计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聚焦产业发展,做强现代种业、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聚焦富民增收,进一步夯实改革基础、深化金融支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聚焦深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会议提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用力”。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我们将进一步扛牢稳就业责任,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学俊说,聚焦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将加快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意见,实施失业人员“再就业精准帮扶计划”、青年群体“筑梦成长计划”、“春风行动计划”,打造青岛市就业赋能中心、深化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建设,全力打好稳就业攻坚战。在社会保障方面,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完善“参保一件事”平台,进一步提高社保覆盖面、优化社保经办服务。
“全市教育系统将以教育强市建设为统领,在扩优提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教育惠民服务上突破发力,切实提升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元韶表示,下一步,将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推动开工、续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实施新一轮新校高位发展、初中强校提质等行动。积极推进市、区(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建设运行,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行动,升级改造农村薄弱中小学食堂,多措并举推动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不断提升。高效办好“教育入学一件事”,推广幼儿园延时托管服务,优化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质量。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人民健康福祉。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柳忠旭表示,市卫生健康委将坚持“强党建、重基层、促改革、攀高峰、惠民生、防风险”的工作主线,全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和优秀人才引育,加快医疗服务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推广普及中医药服务,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