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村河片区:圆“安居梦”,过“幸福年”

加速刷新蝶变“进度条”,张村河南岸4个社区全部完成回迁
青岛日报 2024年12月31日

青岛日报2024年12月31日版面

■孙家下庄社区回迁抓阄仪式现场。

衣 涛 摄

圆“安居梦”,过“幸福年”。12月28日,距离2024年收官仅剩4天时间,张村河畔再次传来好消息——

崂山区中韩街道孙家下庄社区的500余户居民,迎来期待已久的回迁抓阄仪式。至此,张村河片区本轮改造焕新所涉及的12个社区中,位于南岸的4个社区全部完成回迁。

回迁,承载着百姓安居之盼、乐业之需、舒适之愿。作为青岛市低效片区开发利用的主战场,张村河片区12个社区的两万余名居民能否及时回迁、回迁品质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是衡量片区改造工作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

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崂山区历时两年多,赶在2024年收官之际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速度快、品质好

12月28日,孙家下庄社区回迁;12月21日,李家下庄社区回迁;11月30日,刘家下庄社区回迁;11月16日,张村河南社区回迁……沿着时间的脉络回溯,张村河片区的焕新图景跃然眼前。

速度快。从2022年4月首个社区签订《搬迁补偿协议》,到2024年11月首个社区回迁抓阄,居民们仅用时两年多便回到新家。“太满意了,没想到能提前半年回迁,为‘崂山速度’点赞。”在李家下庄社区回迁抓阄仪式现场,居民李雁这样说。李雁所说的“没想到”也是4个社区回迁抓阄现场,居民们最常提及的几句话之一。

不仅安置小区建设速度快,片区内各项公共服务资源的集聚同样紧锣密鼓、快马加鞭。比如,张村河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提升工程,自2023年6月开工以来,项目建设“进度条”持续刷新,仅经过1年零3个月,先行启动区便面向市民试开放,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周边居民游玩、拍照、赏景的新晋网红打卡地。还有教育,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崂山区义务教育阶段有3所新建学校投入使用,其中两处位于张村河片区,分别是崂山区深圳路小学和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崂山学校。

品质好。品质是张村河片区本轮改造的重中之重。自片区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崂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坚持民生至上,主动为群众算好“经济账”,确保把每一项工程都打造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样板工程。以刚刚回迁的4个社区为例,崂山区从规划设计之初就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安置选在哪,群众说了算”,建成的安置小区各项标准均不低于一般商品房标准。

儿童乐园、健身广场、老年活动室等一应俱全,曾经的老屋平房变成了城市小区……行走在刚刚回迁的孙家下庄社区,清新雅致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新家、新景、新配套,除直观可见的“硬环境”外,小区高效便捷的“软配套”同样让居民们赞不绝口——小区旁边紧挨着新建的幼儿园,对面就是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路之隔就是张村河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1375”保交付

为最大程度减少交付房屋的质量问题,确保安置区品质交付,崂山区还创新实施了“1375”工作法,全力保障、协同推进张村河片区安置区项目验房交房工作。

“1”套规范工作法全周期统筹。围绕验收整改、交房、维修保障3个阶段,分首轮查验、二轮查验、物业移交、抓阄定位、交房陪验、维修、评价7个步骤,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成立5个专业小组,确保为居民交付高质量的好房子。

“3”个阶段“7”个步骤全要素推进。其中,验收整改阶段分为抓阄前15日首轮查验、抓阄前7日二轮查验2个步骤。期间,验收小组对户内、公区、屋面、地下车库、室外环境、保洁及各项使用设备等加以查验,形成分户验收记录表并及时反馈给整改小组——整改小组对发现的问题立即组织人员整改维修,不能立即整改完的限3日内完成。监理单位全程监督。

交房阶段分为物业移交、抓阄定位、交房陪验3个步骤。

物业移交时,由参建单位对物业公司开展小区设备设施和系统的技术交底,并将房门钥匙以及各类图纸资料、室内外设施、设备间钥匙、户内对讲机、门禁卡等相关物品、设施等移交物业公司管理。完成户内住宅和公共区域交付,日常维护义务移交物业公司。

抓阄定位时,由社区会同承办公司、物业及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居民回迁抓阄,居民抓取的房号阄直接确定安置房屋的具体位置、签约户型面积、建筑面积;抓阄定位结束后,签订定位协议及结算协议并办理回迁结算。

交房陪验时,由社区、物业公司、参建单位等各方共同组织开展交房陪验工作。陪验小组实行一对一入户陪同居民收房,对居民提出的问题作出解释说明。对于收房过程中提出的质量问题,陪验人员第一时间将问题通知快修小组,快修小组2小时内指派维修人员入户核实和维修,对不能当场维修完成的问题,及时记录,限时完成。对不属于施工质量问题的及时向居民解释。陪验结束后,居民、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和陪验人员共同在验收表三联单上签字确认,完成交房。

维保评价阶段分为维修、评价2个步骤。

维修——居民装修及保修期内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由维保小组维修,物业公司负责做好问题记录台账,维保小组常驻物业办公室人员负责将居民反映的施工质量问题分类,并及时组织人员维修。因使用不当或擅自改动房屋结构、改变设备管线位置、违规装饰装修、未按规定检修保养等行为以及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不属于维保小组维修范围。

评价——维修工作结束后,及时开展满意度回访,对维修不及时的,将依据《张村河片区安置区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对责任单位展开相应处罚。

“未来之城”照进现实

各个社区的相继回迁只是张村河片区焕新蝶变的一个缩影。伴随产业、人才等资源要素在片区内充分涌流,这处青岛东部的“未来之城”正加速照进现实。

——成为居民生活的理想之地。生态层面,加速建设的张村河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为居民提供了可骑行、可漫步、可赏景的好去处,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即景”;公服层面,在现有万象汇、宜家等大型商场基础上,片区共规划布局有11个“15分钟生活圈”、27个“5至10分钟生活圈”,构建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邻里中心;交通层面,在已通车的轨道2号、3号、4号、11号线,以及在建的5号线的基础上,远期还将新增两条轨道线支撑片区快速对外出行,未来85%的就业岗位位于轨道站点周边800米范围内。

——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在张村河片区改造过程中,崂山区发挥片区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完备、创新氛围浓厚的优势,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在片区内规划布局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等四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如今,产业发展的成效正加速显现。来自青岛高科园管委的数据显示,2024年,崂山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四大专业化园区协同发力,实现新招引优质项目130余个,推动四条产业链规模成功突破1000亿元,产业能级加速跃升,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怀揣着对2024的热爱,大踏步迈向满载希望的2025。崂山区将张村河片区的改造焕新作为兑现为民服务承诺的重要实践,蹚出了一条城市更新建设的新路径。

(衣 涛  赵子健  鲁雪娇  杨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