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今年以来,市北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优质企业培育为重点,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持续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以人才链为牵引,以“四链”融合发展机制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政务服务由“能办”向“好办”“快办”“易办”转变,“有态度、有速度、有温度”的服务环境让人才近悦远来。
市北区科技局——
科技创新主体稳健发展,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13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6家。聚焦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环节和创新发展需求,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5家企业项目获省级立项支持。
技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协助400余家规上企业完善研发项目管理和费用归集,全区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2%,市内三区率先实现1%的突破,增长0.16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市第三。
科创载体提质焕新,在雁山科技生态城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前期明确高端新材料及智能制造主导产业定位,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现已储备意向入驻科技企业8家。在历史文化街区启动建设“青年创新创业活力社区”,打造城市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创新策源、创新人才吸引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标杆示范活力社区。
市北区人社局——
多措并举稳就业。创建“1314”陪伴式就业服务模式,发布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提质十大行动,建设大鲍岛创业赋能中心,大鲍岛创业街区获评省级创业街区试点。全区新增就业5.2万人,完成率居全市第一;扶持创业6700余人。
打造高地聚人才。开展海外学子青岛行等活动,新建招才引智工作站17家,成立市留学人员创业联盟,引进青年人才2.1万人,市北区作为省内唯一区县获评“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开办“微技能”培训夜校,新增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2781人,位居全市首位。
升级迭代强示范。发挥“双国字号”人力资源产业园的辐射作用,成立青岛都市圈人力资源服务业(园区)发展联盟和全市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源联络站,开展产业园“HR大学堂”等活动近20场。
市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立足市北资源优势,以便民利企为中心,打造“一园一楼一街一策”政务服务新矩阵。针对企业聚集的产业园、孵化器,推行“极简”审批模式,为橡胶谷、浪潮产业园等67家经营机构的281个地址提前备案,助力5400余家企业“极简出生”。除此之外,还创新推出楼宇政务“一站办”,政银合作“拓展办”等服务模式。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牵引,运用流程再造、数据赋能等方式,推动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开办餐饮店“一件事”等5项国务院重点事项落地实施,持续减材料、减时限、增便利,创新5项审批集成事项,让企业群众取一个号、跑一个窗、办一串事,推动政务服务从“事项供给”到“场景服务”转变。
强化联动,针对重大项目,成立由市、区两级专员组成的“金牌团队”,通过“提前介入、容缺受理、提速审批”模式,全程帮助企业准备申请材料,先后助力山姆会员店、弘诚体育场等15个重点项目快速审批落地。联合文旅局等部门推行临时场所“周期备案制”,审批时间压缩50%以上,今年以来已办理营业性演出审批413件2498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