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居民参加文化“两创”活动。
黄海之滨,崂山脚下,以文化“两创”汇聚幸福向心力的故事正精彩上演——
12月10日以来,崂山区先后在北宅街道华阳村、金家岭街道石老人社区、王哥庄街道曲家庄村、沙子口街道大河东村、中韩街道车宋祥印社区等社区(村)启动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交流互动等形式,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作为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区,崂山区拥有独特的山海风貌、淳朴旖旎的乡土人文风情……这些都构筑起推进文化“两创”的新优势。今年以来,崂山区在深耕人文沃土、聚力守正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化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化先天优势为发展强势、化生动实践为发展声势,蹚出了一条以文化“两创”活动汇聚幸福向心力的“崂山路径”。
融合新风浸润万户千家
今年上半年,崂山区初步确定金家岭、中韩、沙子口、王哥庄、北宅五个街道的16个村(社区)作为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试点,通过推出居民们喜闻乐见的康养、乐器等公益课程,以崇德向善、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为切入点,化解邻里矛盾、拉近干群距离、营造和谐民风,形成改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的强大合力,取得显著成效。
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实践,如今,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新风正加速浸润万户千家。
12月10日,北宅街道华阳村首期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培训班开班。为期5天的培训班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包括传统文化、中医养生、孝道传承、音乐舞蹈等,结合拍打养正操和游戏互动,寓教于乐,以学促用,让居民们在欢笑中收获知识和幸福,在温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尤其是拍打养正操,在北宅街道,各村(社区)的“一段操”推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已有近30个村参与到拍打养正操活动中,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干群关系、邻里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在金家岭街道石老人社区,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培训班开班典礼上,《歌唱祖国》等合唱点燃了大家的热情。为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展示社区文化的独特魅力,石老人社区专门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椅子舞《中国范》、笛子独奏《中国大舞台》和柔乐球表演《祖国您好》等,并在开班仪式上特别设置了互动游戏环节,吹气球和挤气球等趣味游戏,让居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解与友谊。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12月12日,王哥庄街道曲家庄村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培训班活动现场,村民曲志训的一首《父亲》,让83岁的老父亲眼眶泛红、潸然泪下。为期10天的培训班共吸引了50名曲家庄村村民报名,课程涵盖传统文化、中医养生、孝道传承等内容,并设有拍打养正操和手工制作等特色课程,通过寓教于乐、学用相长的方式,让学员们在欢声笑语中汲取知识、收获幸福,在温馨且快乐的学习环境里沉浸式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沙子口街道大河东村,开班第一课上,挤气球等互动趣味游戏,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拉近彼此距离、提升了学习的热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向村民们分享了“中医穴位养生”专题知识,重点讲解了如何找准穴位、如何正确按摩,以及如何巧妙利用穴位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并介绍了拍打养正操的起源、发展及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充分的互动不仅为学员们带来了健康与活力,也让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后续培训课程中。
12月16日上午,中韩街道车宋祥印社区的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培训班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居民们欢聚一堂,通过欢快的舞蹈、趣味的游戏以及深情的合唱,亲近邻里关系,让居民在自我娱乐中,增强社区凝聚力与归属感。接下来,中韩街道将通过多种形式,持续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们在谈笑风生中有所思、有所悟,继承传统、立足当代、推陈出新。
生活烦恼少了,幸福笑容多了
文化是群众生活的精神食粮,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当前,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已经不是“有没有、多不多”,而是“好不好、能不能更好”,这迫切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崂山区文化“两创”活动开展以来,各街道积极响应,通过上一堂文化润心课、做一节拍打养正操等基层探索,不但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下活了基层治理“一盘棋”。
居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周一练合唱、周三学书法、周四打太极拳……这已成为金家岭街道鲁信长春社区退休居民、全职妈妈等群体中不少成员的生活常态。今年以来,金家岭街道围绕节气、友邻、家学、家常四大主题,设置了“二十四节美好生活课”“非遗手工课”等系列文化课程,开展古琴、拼布、太极拳、八段锦、拍打养正操等20余种文化活动,覆盖辖区30多个社区,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为贵”“孝老爱亲”“与人为善”等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倡导社区居民和睦共处、守望相助,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居民生活中的烦恼越来越少。在中韩街道海大路社区,居民们纷纷表示,参加社区的文化“两创”活动,大家不仅收获了健康、收获了快乐,还收获了邻里情、姐妹情。“有些居民性格比较内向,我们通过轻松愉快的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并提升幸福感;有些居民生活中遇到小烦恼,也可以通过向班里的学员倾诉,大家共同想办法为其排忧解难。”工作人员王新灵表示,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培训班火热开班,为社区营造了和谐友爱的邻里关系,使得文化“两创”成果真正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居民脸上的幸福笑容越来越多。“刚跟老师学习了艾灸知识,晚上回家给家人做个艾灸,甭提多高兴了。”中午时分,沙子口街道大河东村51岁的段志燕与朋友们聚在一起,交流着刚刚学到的艾灸知识。参加培训班,不仅让段志燕学到了实用的健康技能,还让她感受到村里的温暖和村民间的团结。段志燕表示,她和朋友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氛围。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并有机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收获。“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感到幸福和满足。”段志燕笑着说。
崂山文化“两创”绽新花
崂山区以文化为纽带,以活动为载体的特色课程,激活了文化“两创”的内在活力,让精神文明建设有了丰富而具体的实现形式。
带动更多有能力、肯奉献的带班老师和优秀志愿者参与其中,她们精心设计活动环节、打磨培训课程,用心服务着村里的每一位老人。北宅街道华阳村村民程爱玲便是其中的一员。“我是一名幼儿园退休教师,年轻时跟小朋友们打交道。现在退休了,带着‘老小孩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是非常快乐。”程爱玲说。截至目前,崂山区通过组建“以村居专兼职人员为主,社会团队为辅,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工作团队,挖掘专兼职带班老师64人,动员志愿者262名。其中,首批16个试点的社区(村)书记亲自调度并走进课堂听取居民反馈意见,带头参与各类课程,参与度达100%。
因地制宜,文化“两创”课程体系越来越多元。以王哥庄街道为例,该街道结合街道螳螂拳、崂山剪纸、掐丝珐琅等22项非遗项目,设置非遗文化体验课程和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以街道“婚旅小镇”IP和“海誓山盟文明实践婚礼殿堂”为依托,设置婚嫁新风移风易俗课程;将曲家庄旗袍秀、王哥庄锣鼓、港东舞龙等“村艺”项目融入本村文化“两创”培训课程,探索打造出一套具有街道特色的课程体系。这只是崂山区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崂山区已举办专题培训185班次,涵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国学经典诵读、中医养生等课程480余节,理论政策宣传、百姓宣讲、红色教育等200余场,总参与学员达8000余人次,干群关系、邻里关系愈发紧密。
以文化“两创”编织幸福经纬。眺望未来,崂山区通过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培训班走出来的一批批基层文化传承者,不仅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亦使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为精神文明建设蓄能。
按照“一年聚焦示范带动、两年达成复制推广、三年实现质效提升”的目标要求,下一步,崂山区将继续推动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持续完善培训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拓展活动类型,扩大覆盖范围,真正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群众日常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现同频共振,推动城乡社会正气更充盈、活力更盎然。
(衣 涛 李卓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