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克超
丁忠军
张 涛
辛茂盛
冷凯良
毛相朝
王贤明
陈 溟
高以成
夏延致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李勋祥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产业突破依靠人才来支撑。
近日,2024年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名单公布。这是青岛开展的第三届现代海洋英才评选。为展现本届海洋英才风采,记者深入采访,记录他们在海洋领域的求索,以及取得的代表性海洋成果。
谷克超 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扎根“北海”30载,黄海之滨造“大船”
“1994年我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看到船舶运输的中坚作用和发展前景,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的科技聚集程度,于是带着回家乡工作的情结,来到北海船厂(2002年,重组更名为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船重工’。2021年,更名为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简称‘北海造船’)工作,一直到现在。”谈起如何走上海洋道路,北海造船副总经理谷克超如是说。
在北海船厂,谷克超主要从事船舶设计工作,历任设计师、设计室副主任、技术中心副主任和主任、船研所所长等岗位。“刚入职时,北海船厂以修理船舶为主,修船和造船的比例大约是5:1。”谷克超说,在北海船厂,他主持了60余项重大工程项目的设计,成功研制半潜船、半圆沉箱安装船、塑料排水板打设船等多项工程船,均属行业首例。同时,负责十万吨级FPSO、18万吨散货船、25万吨矿砂船等项目技术工作并顺利交付,均属北海首例,实现了北海船厂由修船为主向造修并举、以造为主转型。
2014年,谷克超担任北船重工副总经理。“担任这一职务期间,主持制定了40万吨矿砂船、11.3万吨成品油船、超大型浮船坞、钻井平台等重大项目的建造方案,实现了大型散货船的全系列覆盖(8.2万吨—40万吨)和油船、海工船型拓展,稳步提升了北船重工的市场口碑和行业话语权。”谷克超表示。
2019年,谷克超任北船重工总经理。2021年起,担任北海造船副总经理。“这5年来,我们研判市场趋势,持续开展船型升级,布局并主导开发了节能型21万吨散货船、超长型31.9万吨原油船、超大舱容32.5万吨矿砂船等性能领先船型,赢得多家国际头部船东的订单,至今共计接单85艘,合同额62.42亿美元。”谷克超说。此外,他们还建成交付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引领深远海大型养殖装备建造发展。
近年来,绿色发展日益成为船舶行业的主旋律。对此,谷克超带领企业牢牢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加强绿色船型研发及营销工作。目前,北海造船LNG、甲醇、氨燃料及ready等船型接单占手持订单80%以上,其中21万吨氨燃料船型为全球首制,成为北海造船掌握引领产业发展主动权的标识。
在谷克超看来,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其制造规模和能力布局都不可或缺。“未来,我们将围绕船舶制造规模和领先船型建设持续发力。”谷克超展望说,力争到“十五五”中后期,年交付船舶艘数达到30艘,围绕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海洋工程等板块,夯实主建船型绿色指标优势和制造工法优势,以效率效能效益快速改善跑赢市场,为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以及海洋强省、海洋强市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丁忠军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勇闯创新“无人区”,为载人深潜护航
“2005年从武汉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我来到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工作。2010年,国家开始在青岛筹建国家深海基地。我因此被抽调到国家深海基地筹建组,从此跟国家深海基地以及‘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回忆在青岛的工作历程,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说。
从2010年始,丁忠军参与国家深海基地筹建和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海试与试验性应用工作,从无到有,建立了载人潜水器维护保障的业务科技工作体系。“自2013年,我连续担任‘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副总指挥,成功参与组织完成了首个‘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在‘蛟龙’号海试工作基础上,组织创建了载人潜水器维护保障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载人潜水器潜航员选拔、培训与考核标准体系,为我国首台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应用与发展打下了技术基础。”丁忠军说。
丁忠军补充说,“蛟龙”号作为重大的载人装备,如果没有科学严谨的业务科技工作体系,就无法科学安全地运行。多年来,他作为主要编写人,制定了多项载人深潜系列行业标准,有效支撑了“蛟龙”号载人深潜航次的实施;研发的载人潜水器驾驶操纵模拟训练系统,已投入应用,提升了潜航员和下潜科学家培训效率;自主研制了温度梯度仪、小型潜钻、土工力学探针和保真流体取样器等系列取样探测仪器装备,打破了国外垄断,在“蛟龙”号上得到成功应用。
近5年来,丁忠军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深海载人潜水器运维关键技术、载人深潜勘查作业技术。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科学应用与性能优化”项目,从提高潜水器水下作业效率及安全性、降低运行成本等角度,实现对“蛟龙”号的结构、电气、机械、控制、声学等关键系统的技术性能优化。
“‘蛟龙’号是我国第一个载人潜水器,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需要针对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性能优化。”丁忠军告诉记者,通过项目实施,“蛟龙”号整体结构系统实现升级换代,同时优化了抛载系统,升级了导航控制系统以及搭载的声学设备等,为后续“蛟龙”号不断打破下潜记录奠定了基础。
该国家项目外,丁忠军还主持在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基于偏振光的深潜器观察窗水下应力层析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可通过偏振光手段实时监测潜水器观察窗的水下应力情况,从而保障潜水器的水下作业安全,相关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丁忠军说。
“下一步,我将带领团队组织国内优势科技力量,紧密围绕深海资源开发利用、深海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深海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开展科技攻关,为经略海洋贡献更多力量。”丁忠军表示。
张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攻破关键技术,做强“三大贝类”
“1991年在青岛海洋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读书时,我学的是海水养殖专业,对贝类苗种繁育就非常感兴趣。在听过导师张福绥院士关于贝类的学术报告后,更坚定了从事贝类研究的决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所”)研究员张涛表示。从1995年在海洋所读博、2000年留所工作至今,贝类苗种繁育和生态增养殖技术一直是他的研究重点。
1997年,在海洋所工作的张福绥院士等人首次将硬壳蛤从美国引入我国。“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规模养殖的蛤类只有菲律宾蛤仔和文蛤等少数种类,很有必要引进新的品种。硬壳蛤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具有较大的产业化潜力。”张涛介绍,在张院士的指导下,他们率先系统研究了硬壳蛤基础生物学和生理生态学特征,破译了硬壳蛤全基因组,突破了硬壳蛤养殖等关键技术,系统建立了“基础研究-高效育苗-池塘养殖”硬壳蛤产业化技术体系。目前硬壳蛤已成为我国沿海池塘生态混养的重要经济贝类,养殖面积近百万亩,年产值达40亿元以上,形成了我国新的贝类养殖产业,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我国“贝类当家品种”。
硬壳蛤之外,张涛还十分关注中国蛤蜊。“这是辽宁省和山东省沿海的重要滩涂贝类,过去基本只捕捞野生资源,长期过度采捕导致其资源量急剧下降。”张涛补充说,中国蛤蜊“跑滩”严重,是制约中国蛤蜊养殖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对此,他带领团队突破关键技术,建立了中国蛤蜊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并基于行为学特点首次查明了中国蛤蜊“跑滩”机制,突破了防“跑滩”技术,系统建立了“种质评估-苗种繁育-增殖放流”中国蛤蜊产业化技术体系,填补了行业空白。
脉红螺(俗称“海螺”)广泛分布在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等海域,是市民常吃的海鲜之一。“脉红螺的规模化育苗技术,是我们率先突破的。”张涛告诉记者,20多年来,脉红螺的规模化育苗技术一直没有解决,出苗率低于1%,无法实现产业化。他们突破脉红螺幼虫变态过程中的食性转换难题和采苗技术难关,出苗率超过60%,首次构建了“种质评估-高效育苗-增养殖”脉红螺产业化技术体系,在烟台等海域进行推广应用,实现了脉红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依托硬壳蛤、中国蛤蜊和脉红螺“三大贝类”,张涛还系统开展了海洋牧场基础理论和生物资源养护技术研发,建立了海洋牧场关键种恢复潜力、承载力和最大可持续采捕量评估、食物网结构优化、建设效果评估、生物资源动态模拟与预测技术,科学指导海洋牧场建设规划、选址布局、资源养护和科学采捕等活动,已在山东莱州湾、烟台海阳富瀚、河北唐山祥云湾等国家级海洋牧场实施了推广应用。
“未来,我将继续深耕三大贝类,培育硬壳蛤新品种,研发贝类苗种繁育、增养殖机械化和信息化新技术与新装备,促进我国贝类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张涛表示。
辛茂盛 青岛浩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胸怀蓝色梦想,做强大健康产业
“2002年,怀揣着产业报国、实业报国的使命感,我毅然离开原胶南市海洋与渔业局,下海创业。当时父母听到这一消息后,气得基本两年都没有搭理我。”回忆创业初期,青岛英豪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岛浩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辛茂盛笑着说,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他一直就对海洋、渔业具有浓厚兴趣。21世纪以来,海洋事业越来越得到国家重视,于是胸怀蓝色梦想的他决然创业,全身心投入到蓝色经济发展中。
辛茂盛带领企业从海参育种做起,随后聚焦海马,率先实现人工养殖海马全产业化。“海马是名贵中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市场需求巨大,但当时国内养殖市场几乎空白。” 辛茂盛介绍,为了让海马“游”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他们联合黄海所、东海所相关专家聚力攻关,最终突破了海马人工繁育、规模化养殖等难题。“当时条件确实艰苦,车间里的蚊子很多,海岸上的风浪很大,但那时候夜空中的星光却格外耀眼。每当抬头看星空,心中总是豪情万丈,再苦也不觉得苦了。”辛茂盛回忆说,如今,他们已经实现了海马养殖、加工和高值化利用全产业链,持续引领我国海马产业发展。
对企业发展方向,辛茂盛坚持未雨绸缪。聚力大健康产业发展,围绕市场需求,辛茂盛将目光投向强天然抗氧化剂——虾青素。“雨生红球藻是提取虾青素的重要来源,但高质量培养这种藻类却存在诸多困难。”辛茂盛介绍,培养雨生红球藻的传统方式是在露天池塘中培养,但存在污染严重问题。他们经过攻关,运用医药级玻璃管道培育,实现了安全无污染生产。随后,又解决了虾青素易被氧化等难题。近年来,企业以虾青素为主要原料研发出系列高附加值的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备受市场青睐,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在空气净化领域,辛茂盛带领企业创立了“贝昂”空气净化品牌,“产品具有无耗材、节能环保、杀菌、静音等优点,是全球唯一一款终身不用更换耗材的空气净化器,年销售量稳居全球第一。”辛茂盛表示,空净系列产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服务于海洋领域,已经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为G20杭州峰会、上合组织峰会等重要会议活动提供空气质量安全保障工作。
20多年来,辛茂盛带领企业从海洋渔业起步,逐渐拓展到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等领域。“如今,我们的产品门类众多,但无一不与健康、海洋这条主线相关。”辛茂盛表示,他对海洋感情深厚,无论是求学、在体制内工作抑或是下海创业,都没有离开过海洋,“未来,企业将继续深耕核心技术,实现海洋产业纵深发展,做强大健康产业,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海洋强市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冷凯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深耕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实现资源高值利用
“1994年入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简称‘黄海所’)后,我主要从事两方面工作,前15年聚焦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研究,此后专注于海洋生物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谈起科研方向,黄海所研究员冷凯良概括说。
1994年至2009年间,冷凯良就职于挂靠黄海所的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定了多项关键水产品及其制品质量安全标准。“针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关键问题和监控工作需要,牵头制定了水产品中氯霉素、多氯联苯、硝基呋喃等10余项达到国际检测技术水平的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或行业标准,其中三项在原农业部兽药残留监控计划中被作为指定检测方法标准得到推广应用。”冷凯良介绍。他在松花江硝基苯污染、大菱鲆药残等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中,作为主要技术专家及时解决了应急检测技术难题,为决策部门提供了技术支撑。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鱼油保健食品产业逐步发展起来。“1997年,我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山东省经委科技兴海项目‘鱼油胶囊制品’,协助合作企业建成产业化生产线。”冷凯良说。在此基础上,他主持或参与制定了《鱼油》《多烯鱼油制品》《鱼油微胶囊》《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鱼油》等我国鱼油产业的主要行业标准,为鱼油保健食品备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我国鱼油保健食品备案批件大幅猛增,助力我国鱼油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南极磷虾产业已形成从海上捕捞到陆上加工利用的完整产业链。“自2010年开始,在有关南极磷虾加工利用的国家及省部级课题支持下,我带领团队研究建立了南极磷虾脂质和蛋白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完成了生产技术开发及高品质成果转化,参与制定了多项南极磷虾相关行业标准,研发了磷虾油、小分子磷虾蛋白肽、高载量磷虾油微囊粉等系列高值产品。”冷凯良告诉记者,如今系列“实验室”成果已在协作企业进行生产示范,实现南极磷虾高值化综合利用。
我国海藻化工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传统海藻化工产业采用的原料主要为干海带。干海带加工以人工晾晒为主,晾晒过程会减低原料价值,并且极易受到晾晒场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对此,我们与企业联合开展了‘鲜海带精深加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开创了以鲜海带为原料的海藻化工生产应用示范,打破了以干海带为原料的海藻化工生产传统模式。”冷凯良表示,目前,该模式已在海藻化工企业普遍应用,经济效益显著。“下一步,我将继续在南极磷虾产业、海藻产业深耕,进一步助力实现资源的高值利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冷凯良说。
毛相朝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深耕生物加工技术,引领海洋水产加工业变革
“我博士学的是生物化工专业,自2010年起在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任职。尽管生物化工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初看关联不大,实际上可以交叉融合、激发创新。我将生物化工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相结合,开拓了应用绿色生化工程技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新领域。”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毛相朝说。
毛相朝介绍,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水产品加工产业以初级加工为主,例如冷冻冷藏、干制、腌制、烟熏等,产品附加值不高。同时,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副产物,例如鱼头、鱼皮、虾蟹壳等,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导致资源利用率不足。据统计,约40%的海洋水产品副产物未得到有效利用。
针对海洋水产品加工产业存在的高值化产品少、资源利用率不足及加工工艺落后等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毛相朝带领团队创新水产品加工专用酶的高通量挖掘、理性设计与工程化制备技术,建成首个海洋水产品加工专用酶数据库和酶制剂实体库,建立了海洋水产蛋白、多糖、脂质等主要营养成分的酶催化技术,实现了特定结构蛋白肽、功能寡糖和活性脂质的绿色可控制备,实现了水产资源高效利用,推动了我国海洋水产品加工产业从传统模式到绿色生物加工模式的转型升级。
“生物加工技术的核心环节或者说‘芯片’,就是酶制剂。在海洋水产品加工过程中,通过酶制剂的催化作用,将水产品中的相关成分转化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毛相朝解释说,2010年左右,国际酶制剂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但我国针对海洋水产品加工专用酶的开发刚刚起步,甚至有些特殊的水产资源加工几乎无“酶”可用。于是他们一步一步挖掘、制备,最终创制270余种酶,拥有了充足的加工“工具”。
在此基础上,毛相朝带领团队大力发展绿色生物加工技术,在生产效率和成本优势上逐步追平甚至赶超传统技术。他举例说,我国之前利用虾蟹壳生产甲壳素主要采用化学技术,通过添加大量的酸、碱来实现加工,虽然工艺简单,但环境污染严重。而采用生物加工技术来生产甲壳素,则可以实现强酸强碱零添加,加工成本低,而且绿色安全。“利用甲壳素原料生产获得的壳聚糖再制备壳寡糖,产品附加值从每吨约1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我们使用酶制剂来完成这一转化,成本只需约1000元。”毛相朝补充道,“更重要的是,生物加工技术制备的壳寡糖质量可控,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附加值也大幅提升。”
多年来,毛相朝带领团队研发的相关成果,已在青岛等沿海城市的15家企业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毛相朝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水产资源绿色生物加工技术,为服务海洋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王贤明 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33年耕耘涂料,为装备“穿上”坚实铠甲
“1991年,从北京化工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化工部海洋涂料研究所(后多次更名,现名为‘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海化院’)工作,自此一直在科研一线从事防火、防冰、隔热、透波等涂料的研发工作。”谈起学习、工作经历,海化院正高级工程师王贤明说。
最开始时,王贤明主要负责防火涂料的研发工作。“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建设大型钢结构厂房,但其中不少厂房对火灾的抵抗性较差,突出表现为当钢材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约540℃)时,作为厂房支撑结构的钢材强度会剧烈降低,从而导致厂房产生塌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王贤明介绍,对此,他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经过近5年攻关,研发出中国第一款与国外主流产品性能相当的、具有自主产权的膨胀型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被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钢结构厂房、船舶、海工装备等。
2005年,王贤明成立了特种功能涂料团队,开始瞄准防冰涂料发力。“依托国家项目,解决了憎水涂层憎水性能不稳定和效率低的问题,开发了高性能憎水防冰涂料,其憎水效果几乎达到了光滑表面憎水性的理论极限,实现了冰与材料表面的结合强度降低95%以上的目标,产品实现国产化。”王贤明表示。
这之后,王贤明又带领团队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研发耐高温隔热涂料。“该涂料可以解决外部热量向设备内部传递,导致设备内部温度过高的问题。”王贤明解释说,目前产品已推广到飞机和无人机上,还可用于高温输油管道、交通运输、高温设备等行业中。
此外,应环保、低碳等市场需求,王贤明还带领团队研发了水性隔热保温涂料,解决了有机发泡材料易燃和传统无机保温棉环境不友好及保温层下腐蚀难以发现的问题,提升了传统水性隔热保温涂料的耐水性、阻燃性、服役寿命等性能,应用结果显示保温效果优良,在海工、船舶、石化、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高铁、智能汽车、无人机等得到快速发展,为解决传统保护涂料对通讯信号传输产生较大损耗的问题,王贤明带领团队研发出透波涂料,“在减少环境对信号传输影响的同时,极大减少了涂层对信号传输的损耗。”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交通运输等领域。
“下一步,我将继续提升涉海功能涂料的环境适用性,降低成本,提高使用工艺性,促进新技术的落地实施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使高性能产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海洋强国、航空强国、交通强国贡献更多力量。”王贤明对未来充满信心。
陈溟 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激活“蓝色资源”,赋能“蓝色产业”
“我博士学的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后来一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工作。2023年,我来到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实集团’),带领集团紧盯海洋强国、科技强国战略需求,在海洋算力、海洋大数据、海洋大模型等领域实现攻坚突破。”谈起从业经历,国实集团总经理陈溟说。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正在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算力的战略性地位和支撑性作用正成为普遍共识。“面对算力需求急剧增长的趋势,我们持续完善算力综合供给体系,推动构建融合神威国产超算、X86超算、GPU和大数据存储等四大集群的超大规模混合算力平台,可提供在计算速度、规模和性价比上具有世界领先优势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服务,应用率全国最高。”陈溟表示,他们同时发挥集团“算力龙头”作用,建设运营“青岛市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全面纳入青岛市现有算力资源,打造青岛市算力“一张网”,推动青岛成为中国算力平台首个城市节点。
海洋数据是通过海洋卫星、浮标、台站等各类观测平台获取的大量不同历史、不同尺度、不同区域数据的积累。以“透明海洋”大科学工程的400余类海洋数据为基础,国实集团打造形成存储总量达50PB的海洋基础数据库,以及10大类、171个海洋特色数据训练集。在此基础上,建成全国首个海洋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建成“海洋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价值评估中心”,引驻合作单位40家,引领探索海洋数据资产化,为全国性海洋气象预报、海上风电建设与维护、远洋渔业生产安全、海上航运线路规划等提供一体化海洋数据流通交易和开发利用服务。“目前,平台已汇聚全球海洋数据资源94亿余条,累计交易额超3000万元。”陈溟介绍,下一步,集团将推进海洋大数据交易平台(二期)建设,进一步加快海洋数据利用开发,建立全链条数据运营服务体系。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赋能电子信息、医疗、交通等领域,形成上百种应用模式,赋能千行百业,正在深刻重塑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依托算力、数据等资源优势,国实集团持续推动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研发。
“今年,我们联合崂山实验室等单位发布了‘瀚海星云’基础大模型和‘问海’预报大模型,引领集团在细分领域打造行业领先的大模型体系。”陈溟说,未来,将继续开展海洋大模型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核心算子优化、超大规模并行训练等难题,全面提升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能力,以应用为导向,拓展海洋大模型场景应用,开展核心区域海洋预测预报、港口生态与科学、北极航道导航、海洋药物、海洋资源勘测等场景大模型研发,持续打造完善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1+N+X” 基础大模型应用体系,推动海洋产业智能变革和转型升级,推动青岛抢占全球海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制高点。
高以成 逢时(青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深耕南极磷虾高值利用赛道,引领产业链走向高端
“从2010年国家将南极磷虾快速分离和深加工关键技术项目列入863计划开始,我就开始关注南极磷虾产业,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报国,科技兴国’号召,最终成立了企业,致力于南极磷虾的综合开发与利用。”谈起创业原点,逢时(青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逢时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高以成如是说。
南极磷虾是南极海域里特有的海洋生物,是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物种之一,富含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的营养素Omega-3,因其生物量大、营养价值高,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蛋白库”,有“海上金矿”的美誉。
“南极磷虾自身的资源、营养优势,让其具备了向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方向开发的潜力,能够满足当下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高以成表示,从原料来说,南极磷虾生长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南极冰域,几乎不受工业污染等影响,首先就保证了其极高的纯净度。南极磷虾油含有丰富的海洋磷脂型Omega-3,具有水油双亲、自乳化特性,吸收率高达99%,是鱼油的升级产品。同时,磷虾油中还含有鱼油中不存在的虾青素,这是自然界中已知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能够保护磷虾油中的Omega-3不被氧化,保持其生物活性,同时在人体内发挥延缓衰老等多种积极作用。
看好这一赛道后,2018年,高以成创立逢时科技。“创业前3年最是艰难。”高以成说,“团队走了两批,每个月亏损一辆豪华奥迪。”但他咬牙坚持,后来又赶上疫情,仍未动摇,带着员工“逆势建厂”,最终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磷虾油生产透明工厂,率先生产出海洋磷脂含量高达56%的南极磷虾油,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全球领先,与挪威、美国同步。目前,逢时科技已成为全球磷虾油销售额第一的企业,逢时VIK品牌成为中国磷虾油销量第一的国货品牌。2024年,逢时科技作为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类唯一企业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亚洲品牌500强》。高以成获得第十八届“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
“我们旗下产品已连续四年在国际权威检测机构ORIVO质量认证中抽检合格率100%,成为首家且唯一荣获ORIVO‘4年零缺陷’质量金标准企业。2023年6月,历经20天248项国家兴奋剂检测研究中心严格检测,逢时科技成为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官方供应商,VIK磷虾油成为中国国家帆船帆板队指定用品。”苦尽甘来,高以成倍感欣慰,“目前我们的产品已销往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复购率达40%。”
放眼未来,高以成信心百倍,他认为,逢时科技的未来一定是海洋生物医药企业。“今年5月,逢时科技发布了中国首款维持血脂健康水平及增强免疫力的双功效磷虾油新品,彰显了南极磷虾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潜力。”高以成表示,未来将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自主研发、科研协同、全球资源整合的方式,着力推动南极磷虾的药用价值开发,为打造蓝色药库贡献力量。
夏延致 青岛大学教授
攻克关键技术,开辟纤维“第三来源”
“1982年从山东纺织工学院(后合并为新青岛大学)毕业后,我留校工作。40多年来,除了中间进修博士外,一直在青岛大学任职。”回顾学习、工作经历,青岛大学海洋纤维新材料研究院院长、教授夏延致说,读书期间他学的是化学纤维专业,工作后仍然致力于纤维材料的研究开发,近20年来聚焦海洋生物基纤维,最终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开辟了纤维“第三来源”,打通了从利用海带制造纤维原料,到利用海藻纤维制作各类纺织品的全产业链。
夏延致告诉记者,纤维是纺织的原材料。传统意义上,纤维有两大来源,一是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一是以石油等为原料的合成纤维。这两类纤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前者需要占用大量农田,后者需要消耗石油等一次性资源。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青岛最大的特色和优势。“长期靠海、亲海,我开始将目光投向海洋,心想,能否从海洋中获取纺织用纤维?”夏延致介绍。2004年,他开始了利用海藻资源制备纺织纤维的大胆尝试。过程中,发现海藻纤维具有天然的高阻燃性,无需添加任何阻燃剂,就远超阻燃标准。同时,还发现海藻纤维具有抑菌防霉、高舒适性等优点。
“海藻纤维优点突出,缺点也很明显,存在不耐洗涤、强度差、染色难等痛点问题,这阻碍了海藻纤维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夏延致解释说,普通海藻纤维放在洗衣液中约五分钟就会溶胀溶化。所以当他打算研发纺织服装用海藻纤维时,遭遇学术界、产业界的普遍质疑。但最终,他带领团队发明了耐盐、耐洗涤剂海藻纤维,奠定了纺织服装用海藻纤维基础。
这只是众多关键技术突破的一个缩影。夏延致说,最开始,海藻纤维的强度是棉花的0.6-0.7倍,经过技术攻关,将海藻纤维强度提升到棉花的1.2倍到1.5倍;面对染色难的问题,发明了可染色海藻纤维并攻克海藻纤维染色关键技术,让海藻纤维可以替代合成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和家纺产品;充分发挥海藻纤维自身吸水率高的特点,研发的高吸水海藻纤维的吸水倍率最高达自身重量的200倍,可广泛用于纸尿裤、卫生巾等卫生护理领域……
一边是关键技术攻关,一边是科技成果转化。2012年,夏延致带领团队建成百吨级海藻纤维生产线,年产能达到800吨,这标志着中试成功。2018年,夏延致牵头组建青岛源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建成千吨级海藻纤维产业化生产线,年产能达5000吨,2023年7月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是目前世界上产能最大的海藻纤维生产线。
“如今,我们向市场推出了系列海藻纤维产品,主要应用于纺织服装、生物医用、卫生护理、阻燃工程等。在纺织服装领域,开发了海藻纤维四季内衣等产品;在卫生护理领域,利用海藻纤维生产的卫生巾、纸尿裤已销售到了国药集团;在生物医用领域,正与多家企业合作生产纱布等医用敷料;在阻燃工程领域,开发了不添加阻燃剂化学品的阻燃、抑菌可生物降解的地毯,有望在飞机、高铁等高端领域得到应用。”夏延致表示,未来,他们将进一步攻关技术、降低成本,联合更多行业企业,推动纺织用海藻纤维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打造“海上棉仓”海洋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