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青岛工业门类单一,民族工业发展缓慢。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2.2亿元,发电量仅有1.2亿千瓦时。
75年来,青岛产业持续实现跨越式增长。202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937亿元,发电量达到225.4亿千瓦时;拥有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多项产品产量领跑全国、全球,在众多产业赛道输出全球领先的创新成果;一、二、三产呈现齐头并进、加快发展的强劲势头。
75载风雨征程中,青岛产业发展经历了一次次脱胎换骨的变革。青岛工业总产值于1985年、1996年、2009年先后突破百亿元、千亿元、万亿元大关。服务业从辅助地位逐步成长为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先后于1993年、2005年突破百亿元、千亿元,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9999.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3.5%,比1949年提高4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1949年的41.5:38.3:20.2调整为2023年的3.1:33.4:63.5。
如今的青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7位,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拥有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6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1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或国内第一,“青岛造”高速动车组整车、城轨地铁车辆分别约占全国市场的60%、25%……这组数字,勾勒着青岛的产业画像,也标定了青岛在全国、全球的产业地位。
面对加速演进的产业变革,青岛始终笃定地追新、逐高、求变,努力构建更具比较优势的产业竞争力,面向未来的产业体系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