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青岛市委党校举办第22期山海观论坛暨全市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主题,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讨,期间同步举办“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与城乡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交流会,并形成如下文章。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
邴薪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民生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民生建设进入到优化发展的新阶段,但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推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让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只有制度体系的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应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总体思路
第一,重要立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民是社会的主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民生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倾听人民的呼声,把人民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是依靠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财富来实现的,要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防止两极分化。
第二,重大原则。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民生领域改革的重要方针和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只是克服物质上的“短缺”,更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尽力而为,让经济发展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避免出现经济强、民生弱的局面;同时,又要量力而行,民生保障水平的提高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引导百姓形成合理的预期,防止出现西方高福利国家的“养懒汉”现象。
第三,制度重点与重点方向。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这是民生改革的制度重点。公共服务是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是民生领域改革的重点方向,要把着力点放在保基本与兜底线上,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既强调政府的兜底责任,又要避免政府大包大揽,有针对性地推进民生建设,确保民生改革蹄疾步稳。
第四,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彰显了民生改革领域的问题导向。这就要求民生服务更加精准化,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将就”到“讲究”,体现出民生建设的新方位新要求,在品质提升阶段不断得到优化。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具体部署
第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我们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必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发展的收入分配格局。在初次分配环节,提升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增长机制,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再分配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环节,要发挥纠偏作用,让财富合理流动。要合理增加第三次分配,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鼓励社会捐赠,让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分享财富。
第二,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我国就业规模总体稳定,但面临着岗位总量压力和结构性就业难题。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需要健全就业机制,聚焦重点群体、加强技能培训、营造公平环境、培育协同机制,多项举措共同发力。伴随灵活就业人群数量与比重逐步增加,要加强相应的监督和保障。
第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在民生的优化发展阶段,社会保障体系更强调均衡性和普惠性,社会保障的人群与内容都更加丰富,在此基础上促进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均衡发展。
第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不断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坚持系统观念,协同发展、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进预防医疗、保健医疗、临床医疗、康复医疗协同发展。
第五,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为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需要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减轻适龄家庭生育负担、提高适龄人群生育意愿。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以“市场+公益”的方式建立多种模式的托育形式,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加快形成。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
“莱西经验”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于上钧 栾钰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是巩固和完善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深入研究“莱西经验”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走好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莱西会议”保证了农村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1990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五部委联合在青岛市莱西县召开了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总结推广了莱西县村级组织建设“三配套”经验,即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搞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强化整体功能;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搞好村级民主政治配套建设,启动内部活力;以集体经济为依托,搞好社会化服务配套建设,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莱西会议”统一了全党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认识,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三个问题”,保证了农村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在“要不要党的领导”的问题上,指出“党支部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并写进中央19号文件;在“如何实施党的领导”的问题上,明确提出了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形式,是党领导下的自治;在“如何保障党的领导”的问题上,强调提出了党支部要把发动和组织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商品生产、壮大农村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作为中心任务来抓。
“莱西经验”加强和改进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发端于诸城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莱西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等,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希望山东增强进取意识,勇探新路。”30多年来,“莱西经验”的内涵在实践中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从“三配套”到“三结合”,然后到“三三制”“五化五机制”,再到“一统领三融合”工作体系,在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进行了有效探索、丰富了实践论证。一方面,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展与变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另一方面,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全面的、整体的,既包括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也包括进一步完善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多元共治机制,通过积极发挥党领导下农村各类群团和自治组织的作用,保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乡村治理活动。
“莱西经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借鉴
2024年山东省委一号文件指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要以提升组织能力为核心,构建更加科学的治理体系。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以增强村级发展能力为根本,搭建更加广阔的振兴平台。认真学习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参与、社会资助、市场运作的投资建设机制,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引导作用的同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全面振兴,把发展机遇带给乡村,把相关收益留给农民。要以保障服务能力为目标,鼓励和引导村民自觉有序参与乡村治理活动。要传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推广积分制、清单制、“信用+”等有效方式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村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畅通群众意见表达渠道,坚持“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不断提升村民自主“说事、议事、主事”能力,共建美好家园。
(作者单位:莱西市委党校)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陈超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青岛要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好相关改革任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进而催生新质生产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一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本任务,明确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目标,站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二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优化驻青高校布局,引导高校建立以科技发展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地区经济发展为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低空经济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大力培养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专业人才。强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一体,以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共生共长。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大量适合转化的科研成果并快速转化成新质生产力。一方面,依托高能级的科创平台,坚持“四个面向”,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充分发挥全国唯一的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龙头作用,引领国字号产业创新中心,即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成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攻坚力量,带动驻青高校成为基础研究和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推动领军型企业成为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引领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力量。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擦亮青岛“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城”“基础雄厚的产业之城”新名片。一是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孕育大量可转化的科技成果。以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为抓手,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支持基础研究,支持选题多样化,鼓励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二是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鼓励驻青高校争取成为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试点单位。三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引领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出台政策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四是大力提升概念验证、技术转移、应用研发、中试扩大等科技服务的专业性,保障好中介机构、技术经理人等科技成果转化者的利益。鼓励驻青高校开展贴近市场的技术转移方向学历教育,建立技术转移岗位竞聘体系,允许从成果转化净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机构运营和服务人员奖励。五是引导金融资源更加精准地支持重点科创领域,根据科技创新周期、科技企业特点丰富金融产品,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科技保险等,提高外资在青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一方面支持驻青高校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同时,支持驻青高校和企业建立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构建对优秀人才的长周期稳定资助机制,保障好青年科技人员待遇,从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着手,为青年科技人才“减负”“降压”。另一方面大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尊重用人主体的自主权,构建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靶向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张淑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这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而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明确方向和有力支撑。
制度型开放是生产力发展到更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际分工已进入全球价值链分工阶段,即一件产品的生产往往涉及数十个国家数百个企业,也涉及上千个零部件,而且这些零部件需要在数十个国家之间往返流动。这样,国家之间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就逐渐变成了产业分工的一大障碍。因而,各国之间逐步清除贸易壁垒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基于此,未来国际经贸规则的发展趋势是“三零”,即“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WTO经贸规则的创新发展以及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实施都是这种趋势下的产物。面对这种新形势、新特征,各国必然会积极推动经贸规则创新,深化制度型开放。
制度型开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国内国际两个方面。一方面,推动国内制度创新。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国内外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推动制度型开放由“边境上”开放向“边境后”开放侧重,完善国内法律和制度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经济全球化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根据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正当发展权益。青岛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应主动适应这一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扩大制度型开放,为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力量。
扩大制度型开放的有效路径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扩大制度型开放。聚焦主导产业,为主导产业创新发展、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制度支撑。对于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和以高效节能电器产业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扩大关键产业链环节、重要资源要素和重点市场的制度型开放,增强其链接全球优势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助力本地骨干企业逐步成长为所在行业全球价值链(至少是区域价值链)的主导者。同时,稳步扩大服务业制度型开放。当前,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部清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将是今后我国制度型开放的重点领域。推动标准、技术、检验检疫信息、物流服务与国际接轨,推进商务、金融、贸易、航运、消费、会展等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发展。
二是面向重点合作伙伴扩大制度型开放。扩大对东盟、美国、欧盟等传统经贸伙伴的制度型开放,巩固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发挥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提高对日韩的开放度,高标准建设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推动青岛特色的制度型开放。抢抓战略机遇,提高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上合组织成员国等重要合作伙伴的开放度,推进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等领域深度合作。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积极扩大对内开放。面向国内重点区域、重点城市扩大开放,加强制度创新的区域协同,统一市场规制,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增强高质量发展内在动力。
三是打造高能级制度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作用,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深化上合示范区制度创新,通过立法解决管理体制、贸易拓展、投资便利、跨境金融、国际合作、人员往来流通、规划建设等领域的体制机制问题。结合上合示范区实践基础,对标借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等先进地区相关政策,创新完善本地政策措施。同时,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持续推进青岛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尤其是海洋经济政策集成改革。系统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探索新路径。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力争在科技创新、贸易投资、金融开放创新、政府监管、市场规则等领域形成一大批高质量高效能的制度创新成果,在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上“打头阵、当先锋”。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路径
孙 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重要且迫切的研究议题。
新时代新征程县域融合发展的新契机
城乡融合发展更加突出城和乡的平等地位。城乡融合发展的提出体现了党对新时代城乡关系的科学认识和把握。城乡融合发展不是以城带乡的城市偏向主义,也不是城乡无区别的均衡主义,而是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保留城乡各自特色的基础上实现联动发展,要素畅通流动,功能互补促进,产业紧密协作。
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域在地理空间中连接城市与乡村,是城市与乡村相融合的区域。县域所辖的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县城、镇街驻地具有较为明显的城市或乡镇特征,对乡村具有带动和辐射效应。《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等中央文件均强调,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总之,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要素融合发展等方面,县域拥有率先突破并成为重要单元的优势和条件。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
以规划引导健全城乡融合制度供给。坚持城乡统筹部署,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立足地区发展水平、资源禀赋,高规格编制城乡融合实施方案。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城乡融合配套方案和制度机制。围绕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改革任务、重点项目,建立健全城乡融合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注重全周期管理,全过程抓好规划实施、批后监管、综合治理等。
以改革试点落实城乡融合发展部署。以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推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改革建设,鼓励因地制宜进一步改革突破。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权益的基础上,有序开展促进县域城乡要素流动融合的制度改革探索,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以试点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增强城乡融合发展实效。
以产业发展平台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城乡产业发展平台是培育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的重要载体。依托该平台,实现乡村劳动力、土地及特色景观、文化风俗等资源更好开发利用;实现城市各类要素的落地结合与转化,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因时因地,选择特色小镇、产业园区等适宜的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注重平台的运营和维护,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落实深化改革、健全机制等举措,打造优质产业发展平台和支撑体系。
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均衡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条件。均衡不是机械地平均主义,不是将城市设施和服务等值复制到乡村。需要科学调研,重点识别并补齐农村农业设施及服务的短板。强化城乡一体建设,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强对农村生产生活急需的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应用好数字技术,创新发展如城乡医联体、服务圈等城乡联合体、共同体模式,将更多优质的服务和资源向乡村延伸覆盖。
坚持党建统领,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引领和保障
基层党组织是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主体和领导力量。随着城乡各类要素流动性增强,根据发展形势和需求,即时创新优化基层党组织体系,通过实施“党建+”模式、构建区域化党建等,更好提升基层党组织对城乡融合各项工作的引领力、组织力。注重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统筹融合业务部门、党校、高校院所、镇街社区等资源和渠道,增强精准化、专业化、多样化培训;畅通部门、层级、区域间的干部交流互动机制,切实增强干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眼界和本领。
(作者单位:青岛市即墨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