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2024青岛企业100强系列名单发布。 杨志文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 杨光
“数”读2024青岛百强企业
●入围门槛为营业收入39.29亿元,比上年上升了2.81亿元、7.7%
●资产规模、营收规模和盈利规模分别增长了8.28%、5.80%和9.54%
●有50家企业填报新产品销售收入总计6586.62亿元,占这些企业总销售收入的55.31%,较去年增长2.09%;有79家企业取得112308项专利授权,较去年增长19231项
●制造业企业营收占比由上年的49.18%提高到49.63%,利润增长率较去年提升了20.96%;纳税额占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69.43%,较去年提升0.5%;员工人数占百强企业总员工人数的57.46%,较去年提升了0.34%
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11月1日晚,青岛市企业联合会、青岛市企业家协会发布2024青岛企业100强系列名单及2023青岛年度社会责任示范企业,展现青岛企业发展的最新面貌和特点。
名单以企业2023年营业收入排序。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海发集团稳居青岛百强企业前三位,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718.2亿元、2022.2亿元和1138.4亿元。
从名单来看,青岛头部企业军团表现稳健。与上年相比,名单前十位企业位次未出现大起大落,唯一的新面孔为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以534.8亿元营业收入位居第八位。
制造业企业仍是青岛百强企业的中流砥柱。面对全球产业格局的加速调整,2024青岛百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的大部分指标较上年均有提升,表现出青岛制造业企业较强的发展韧性。
越是面对挑战,越考验发展定力。青岛企业始终信奉和坚持长期主义,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绿色低碳、公司治理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一方队”稳健前行
百强名单作为城市企业阵列的“第一方队”,是映照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一面镜子。
从今年的名单看,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青岛头部企业稳健前行,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在保持总体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发展质量有了新的飞跃。
大幅提升的百强入围门槛是一个客观见证:2024青岛企业100强的入围门槛为营业收入39.29亿元,比上年上升了2.81亿元、7.7%。
反映企业运营情况的多个指标同步呈现显著增长趋势。2024青岛百强企业的资产规模、营收规模和盈利规模分别增长了8.28%、5.80%和9.54%。
在技术变革极速发生的时刻,企业是创新发生的第一现场。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一年里,青岛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进一步增强。2024青岛百强企业中,有50家企业填报新产品销售收入总计6586.62亿元,占这些企业总销售收入的55.31%,较去年增长2.09%;有79家企业取得112308项专利授权,较去年增长19231项。
从区域分布看,黄岛区、市南区、崂山区和市北区是青岛领军企业集聚的高地,2024青岛百强企业中,有77家来自这四个区。前30家重量级企业主要集中于黄岛区、市南区和崂山区;利税贡献方面,崂山区、市南区和黄岛区位列前三名,占各区市百强企业利税总额的79.32%。
制造业加速提质向“新”
制造业是青岛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从2024青岛百强企业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在企业持续拼搏之下,这块“压舱石”的作用正在被进一步夯实。
数据显示,2024青岛百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营收占比由上年的49.18%提高到49.63%,利润增长率较去年提升了20.96%;纳税额占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69.43%,较去年提升0.5%;员工人数占百强企业总员工人数的57.46%,较去年提升了0.34%。从产业分布看,2024青岛百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七大产业领域。其中,食品饮料企业数量最多,达到10家,其余为石化化工8家、汽车机车8家、机械钢铁6家、家电电子2家、纺织服装2家、船舶海工2家。
青岛制造业企业加速布局新技术新赛道、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提升产品和品牌竞争力,推动青岛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
海尔、海信作为中国家电行业龙头企业,带领青岛家电产业加速向世界级迈进。海尔已连续15年蝉联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全球第一,海信电视出货量稳居“世界第二”。
青岛国恩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不断持续延伸产业链,逐步构建起涵盖绿色石化、有机高分子改性、有机高分子复合、可降解、光显、运动健康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部品等化工新材料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集群。
特锐德前瞻性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培育出的特来电持续引领充电行业发展,助推青岛电力装备行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青岛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3.6个和1.2个百分点,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二位。全市工业35个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77.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3%,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9个百分点。
这些提振人心的数据正是青岛制造业企业不断突破创新、加压奋进的成果。
担当社会责任示范
企业越大,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深入的当下,社会责任已然成为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度量着企业的实力,塑造着企业的形象,映照着市场的信心。
入选“2023青岛年度社会责任示范企业”的企业,是青岛企业在绿色低碳、服务民生、现代治理等方面积极履责,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生的榜样。
坐落在平度新河化工园区的海湾集团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中心,由青岛海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担负着为青岛全市处理危废的社会责任。公司不仅以数字化运行实现危废环保处理,还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变废为宝”为园区其他企业所用。
拉长绿色循环产业链,青岛双星股份有限公司布局建设多个废旧轮胎循环利用“工业4.0”智能化工厂,推进轮胎全寿命周期绿色化管理,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废旧橡胶绿色循环企业。
作为青岛中德生态园的开发建设与运营主体,中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探索生态城市的落地实践。园区已累计建设超低能耗建筑117万平方米,年减碳量约2.67万吨。
从绿色智能建造主业出发,瑞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将产业触角深入智慧服务、大健康、智能制造等与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不仅如此,公司还着力推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捐资助学、职工互济、志愿服务,为慈善事业累计捐款捐物数额超4.5亿元。
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则是国信集团为进一步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打造的“耐心资本”。公司以产投模式助力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目标到2030年前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不少于3个具有完善产业链条和全国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这些在社会责任履行上领航的“示范生”,生动诠释了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财富,更在于与城市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