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渐行渐近

一系列人工智能新成果、新应用在电博会集中亮相
青岛日报 2024年10月19日

  ■一名观众与人形机器人握手。 赵健鹏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10月18日开幕的2024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处处可见人工智能的身影。

  入口处,一家COFE+机器人咖啡亭前排起了长队,从点餐到支付都是自助式,机器人手冲一杯咖啡只需1分钟;新型显示主题展区,海信的AI电视新品,基于海信星海大模型赋能的全新信芯AI画质芯片和庞大影像数据库,能够将普通2K画面升级至更清晰的4K;人工智能主题展区,傲鲨智能、宇树科技等国产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其产业化进度已经超出市场预期。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本届电博会上,人形机器人无疑是“人气”明星之一。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具备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的能力,被视为AI的终极形态。

  在钛虎机器人展台,身高1.7米、重48公斤的人形机器人T170A让人眼前一亮。这款机器人配备了英伟达高算力控制器、激光雷达和双目相机系统,具有强大的环境感知与避障能力,单手负载达5公斤,能轻松完成单腿跳跃等高难度动作。

  傲鲨智能带来的人形外骨骼复合机器人启元ETH 01,则拥有更伟岸的身躯和更大的力气,负载综合能力达40公斤,堪称大力士。这款机器人可以切换人形与外骨骼双模式工作,主要应用于矿山、电力、应急等野外复杂环境场景。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介绍:“这款产品最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在沙漠安装光伏板。光伏板的重量和体积较大,现在都是靠几个人一起抬。目前,我们正与电力、矿山等领域客户合作,一起做相关应用试验。”

  相比于常见的机械手、机器狗,人形机器人不仅外形上更像人,其感知、理解、推理、决策能力也全面升级。特别是大模型为机器人注入“灵魂”,能做出更贴近人类的交互。

  松延动力研发的一款能表现愤怒、微笑、厌恶、吃惊、伤心等表情的仿生机器人头,吸引众人围观。“依托于多模态大模型,这款机器人已经实现拟人化的语音交互,在对话的同时还能模仿人类表情。目前我们正在全国招代理,主要应用于娱乐导览、服务陪伴、心理治疗等场景。”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及交付副总裁付鹏鹏告诉记者。

  不过,记者观察到,人形机器人产业还处于测试和推广的阶段,需要破解技术成熟度不高、规模化制造难度大、应用场景有局限等难题,大规模普及尚需时日。

  根据高盛最新的预测,全球从事物流和制造业的人形机器人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100万台,人形机器人走入服务、家庭护理、健康和教育产业还需10年左右的时间。

  “明年特斯拉计划在超级工厂投入上千个人形机器人从事生产工作。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会像手机一样普及。我们希望把人形机器人的成本控制在2万至3万美元,让它走进千家万户,做一些重复性或者危险性的工作。”青岛银川西路特斯拉中心负责人冯向往介绍。

  AI赋能千行百业

  从本届电博会参展企业来看,国内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和深圳,青岛主要布局算法、减速器、传感器等领域。

  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家致力于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与制造的企业,已开发出四大系列共计百款高性能谐波减速器产品,传动精度、回差、刚度、启动扭矩等关键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合作伙伴包括越疆机器人、阿童木机器人、遨博智能等。

  前不久,青岛11个部门联合印发《青岛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提出以人形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部组件产品研发为主线,以特定行业典型场景应用为特色,打造国内重要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应用基地。

  除了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正在更多领域融入日常生活并赋能诸多行业。

  领雁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专注于管道清洁领域特种机器人的研发。此次参展的伸缩式四足履带结构管道清洁机器人,集成了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通过不断优化清洁逻辑,降低高空作业施工量,减少作业人员和化学品及油污的直接接触,面向高端酒店、商业综合体、连锁餐饮等提供油烟清洁服务。

  青岛洞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攻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及企业私有化大模型定制,核心产品包括语音质检系统、小Go智能机器人等。

  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生态运营商,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为充电网提供支持海量设备接入、稳定高效、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