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本报8月21日讯 这几天,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员2024秋季学期招生工作火热开展,到8月底招生截止时有望突破7000人次,招生规模较2021年涨幅近一倍。如今,到这里接受老年教育已经成为老年人离不了的“生活方式”。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青岛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204.26万人,占比达20.28%,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在物质和精神需求两方面“齐头并进”成为必然趋势。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使老年人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身心更加健康,具有高境界、高品位特征的新型养老方式——“文化养老”方兴未艾,满足老年人“文化养老”需求也成为青岛民政和老龄事业的重要任务。
位于市北区南昌路96号的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自2021年揭牌启用以来,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日益增强。如今,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周均接待老年人近万人次,成为青岛市老年人文体生活的高地。以市老年活动中心为平台,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提升“文化养老”的质量和品质,广聚各方资源,弘扬优秀文化,服务老年民生,推动老年人通过“老有所学”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探索出一套符合青岛实际、具有地域特色的为老服务新机制、新方法,构建起文化养老的“青岛模式”。
作为公益的老年文体事业,如何弥补收支缺口,突破经费短缺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
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对于老年教育板块收费不足支出部分和老年人免费活动场地的管理服务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市财力给予补充,以保证社会组织服务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市民政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与社会组织、专业团队密切协同,有力促进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实现公益性、高水平、专业化运营,提供高水平的文化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的需求。
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注重聚合优质资源、凸显青岛特色,打造融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于一体的活动和展示平台,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释放自己的激情与才华。
中心注重以传统文化赋能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探索老年教育与非遗文化传承相融合的新模式,推进非遗文化胶州秧歌进校园、进社区,努力做好弘扬、传承、推广“三篇文章”,让多姿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心“活”起来、传下去、“走”更远。作为胶州秧歌传承人,今年66岁的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秧歌班老师汤淑敏说,“学员们跟着我学着把秧歌的‘三弯九动十八态’表现出来,那种精神面貌让我很感动,也让我教学的劲头更足了。”
开放办学“引进来”,推动教育资源共享。2023年5月起,中心利用教学楼教室课余闲置时间,增设老年文化教育培训专班,安排社区艺术骨干团队免费培训排练。第一个学期,便有14个团队、600余人参加了培训。青岛市心连心艺术团团长孙文华告诉记者,当初成立艺术团的初衷是为热爱艺术的退休老人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寻找快乐的平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艺术水准已经满足不了老年团员的专业化追求。“于是,我们团队参加了老年活动中心公益培训项目,跟随专业老师学习,大家的唱功有了很大的提升,受益匪浅。”孙文华说。
加强交流“走出去”,增强活动中心影响力。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的诸多文体团队主动走出校园,参加各类比赛和志愿活动,他们带着满腔的热情与活力,成为社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传递着温暖和爱意。今年7月份开始,老年活动中心开展“非遗胶州秧歌精品课程进社区”公益活动,汤淑敏及其带领的秧歌班陆续走进社区传授基本舞步和技巧,带动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传承胶州秧歌;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舞蹈(体育舞蹈)艺术节上,中心集体交谊舞《水韵江南》荣获一等奖;中心“七彩风舞蹈二队”参加了由CCTV高清综艺娱乐频道倾力打造的《东方星动》全民才艺秀大型文艺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