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家庭教育切不可“抓娃娃”

青岛日报 2024年07月29日

  □赵黎

  教育题材电影和假期相遇,总有爆火的土壤,何况,《抓娃娃》还是一部喜剧。但在大屏幕呈现出的包袱和笑点里,却给人一种主人公被操纵命运的窒息感。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孩子始终被“愧疚教育”所包围。

  剧中,富豪马成钢为了把儿子马继业培养成为继承人,不惜动用大量人力财力,在曾经的旧房子里给孩子打造了一个“贫穷的世界”。孩子偷偷买了平板电脑,马成钢便派人弄坏电脑,让孩子退不了货,只能接受“乱花钱”的标签。奶奶每天都要吃药,但家里的钱都被马继业花光了,没钱买药的奶奶就假装虚弱地吐“血”,加剧马继业的愧疚感。马成钢甚至穿着掉了底的鞋去赶集卖货,孩子看在眼里心中愧疚,于是选择捡垃圾卖钱,同时认同了父母设定的目标:只有考上顶级名校才能改变现状。

  何为愧疚教育呢?直白来讲,就是让孩子总觉得亏欠父母。父母常常会向孩子展示自己的牺牲和付出,让孩子内心感到愧疚不安,从而迫使他们服从父母的意愿。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一个概念就叫“愧疚诱导”。有时,这种诱导是行为刺激。有人说,自己和母亲外出就餐,她点了菜,可母亲掏出一个饼,在旁边默默地吃。虽然她的家庭经济情况完全负担得起偶尔外出就餐的消费,但母亲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能省就省”。有时,这种诱导是言语刺激。“我为了供你读书,辛辛苦苦在外面工作,你难道不懂得珍惜吗?”“如果不生你,我现在早就……”“我为了你省吃俭用,送你去上辅导班,你却这么不懂事,你到底有没有良心?”这样类似的话是不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就像在电影中,在愧疚教育下,马继业的人生目标被内化成了父亲的期待,那就是考清北、学经管,哪怕他最喜欢的是体育。

  愧疚教育也许可以换来孩子的孝心,在短期内产生效果,让孩子变得更加听话、懂事,但过度的愧疚并不会让孩子自发产生“尊敬”和“感动”,多年之后回忆起这些场景,他们也许会认为这是父母以情感绑架的方式对自己进行的要挟。在心理学上,愧疚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通常会变得过分关注父母的感受,而忽略自己的需求。他们会为了让父母开心而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失去了追求自己兴趣和梦想的勇气。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特别是父母的评价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丧失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是巨大的压力,一旦孩子发现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标准,他们会对自己全盘否定,甚至自责和自我惩罚。

  愧疚是被动的情绪,而学习则是主动的行为,只有激发出孩子的自驱力,学习才能自然发生。一个内驱力爆发的孩子,需要自信、自觉、自由三大内在动力。欺骗,即使是善意的欺骗也无法带来自驱力。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倒不如坦诚相待,和孩子一起在真实的世界里分析困难,试着帮助孩子获取正能量的反馈,比如鼓励和认可。

  有网友说,《抓娃娃》初看是一部喜剧片,再看是一部恐怖片,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失败的惨痛后果。纪伯伦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这样写道:“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