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淄柴博洋专注中高端船机市场,研发生产的船用中速柴油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三

锻造核心技术能力,铸强船舶“心脏”

青岛日报 2024年06月11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我们研发的船用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力争今年推向市场。同时,正在推进船用氨燃料/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和氢燃料/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研发,已经开始进行技术论证和方案制定。”说起企业对于船用中速发动机的最新工作进展,青岛淄柴博洋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淄柴博洋公司”)董事长赵书健表示,他们正在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船舶发动机被誉为船舶的“心脏”。作为央企淄柴动力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近20年来,淄柴博洋公司瞄准船舶中速大功率发动机这一发展目标,专注中高端船机市场,创建船用中速发动机高端品牌,成功研发N350柴油机、N350/S(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等系列机型,加快研制更多绿色低碳船舶发动机机型,大力打造船舶强“心脏”,研发生产的船用中速柴油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三。

  专注细分市场,船用中速柴油机市场占有率排国内前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能够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淄柴博洋公司就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生产的船用发动机,已广泛用于内河、近海及远洋船舶。

  据介绍,淄柴博洋公司创立伊始,即瞄准“船用中速大功率发动机”目标,吸取国际先进经验,与知名发动机制造商日本洋马株式会社开展合作,引进其大功率柴油机技术,应用于国内市场。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中注重创新发展,通过对重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彻底解决了船用中速柴油机曲轴国产化过程中精磨主轴颈变形、淬火变形及轴颈抛光等诸多技术难题,为自主研发生产船用中速大功率发动机奠定了基础。

  目前,淄柴博洋公司引进日本洋马先进技术生产的N330系列柴油机,已实现全部国产化并得到了日本洋马公司的认可,作为国际中速柴油机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之一,以良好的动力性能受到众多用户青睐。同时,公司成功自主研发的N350柴油机是国内自主研发的最大缸径中速柴油机,最大功率达8000马力,成为船用中速柴油机“中国芯”,在同类国产品牌中市场占有率超60%。

  多年来,淄柴博洋公司专注于船用发动机细分市场,加强科技创新,先后成功研发出了ZC270、N26、N28、N350等系列船用柴油机,近三年连续实现营收增长幅度超过10%,在国内细分市场船用中速柴油机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

  加强高新技术应用,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创新是驱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双碳”目标下,全球船舶加快向绿色智能转型,对于船用发动机制造商而言,持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研发绿色低碳发动机必须提上日程。

  淄柴博洋公司亦是如此。“在自主研发系列船用柴油机的同时,我们加强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的研发力度及高新技术应用,持续提升竞争力。近年来,公司成功研发N350/S双燃料、N26/S和N28/S双燃料发动机等新机型。”赵书健说,2022年,企业自主研发出N350/S(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在纯柴油模式下,燃油消耗率低至190克每千瓦时,双燃料模式下最高燃气替代率达到90%以上。该发动机在国内自主品牌船用双燃料发动机中功率最大,生产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淄柴博洋公司在船用双燃料发动机领域已布局发展10余年,研发的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已经广泛应用并获得市场认可,研发的船用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力争今年推向市场。同时,正在推进船用氨燃料/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和氢燃料/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研发,已经开始进行技术论证和方案制定。

  在船用双燃料发动机之外,淄柴博洋公司还在加快高新技术应用。其中,高压共轨技术是一种提高燃油利用率和减少排放的关键技术,长期以来,该技术在国产船用发动机中属于“卡脖子”技术。在此背景下,淄柴博洋公司与国内央企合作攻关。2023年,历经近1年时间,其自主研发出的N350高压共轨发动机具有低油耗、低排放、高动力性等特点,填补了国内技术和装备空白。

  “淄柴博洋公司作为央企公司,未来将继续深耕船用中速发动机,面向国家需求、行业需要,围绕绿色低碳、节能等目标,持续创新创业,不断强化提升国产品牌动力装备的品质水平,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贡献强劲动力。”赵书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