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多个热门榜单,民宿热度全国第三

青岛“国潮端午”激活文旅新潜能

青岛日报 2024年06月11日

  端午节假期,青岛老城区人气旺。 刘 栋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假期的青岛,人们在看山望海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放松休闲中感受着旅游活动为幸福生活带来的美好。全市文旅行业积极推出特色活动、新型消费场景和惠民措施,推动青岛假日文旅市场热度持续走高。数据显示,青岛上榜途牛平台端午节假期“国内热门目的地TOP10”和携程平台端午“入境游十大热门目的地”,在途家民宿平台的热度位居全国第三。上海、长沙、成都、深圳、北京等成为青岛主要客源地,丰富多元的文旅供给,热力十足的假日经济,彰显出青岛文旅融合发展的活力。

  佳节古韵绽新彩

  端午至,粽飘香,文化意更浓。以端午节为契机,一系列特色民俗文化体验活动,让度假在岛城的仪式感十足,不断拓展出文旅体验和消费的新场景。

  步入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的里院记忆博物馆,独属于青岛的文化印记扑面而来。一场特别的里院端午活动,精心设计了从街区到博物馆多个场景的体验和互动活动。参与的市民游客先在街区内感受了一场微旅行,又来到博物馆内,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香囊和艾草挂件等非遗手工制作。凯撒海湾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将这场体验活动安排在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希望能够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青岛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浓厚的节庆氛围。

  与此同时,大鲍岛街区还结合自身特色,以里院文化为核心,紧抓端午旅游旺季节点,深度盘活商业、文化、旅游等资源,打造“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模式,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今年的端午节假期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市积极推出各类文化活动。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不仅包含了赛龙舟、吃粽子等丰富的民俗活动,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6月10日上午,“我们的节日·端午——五彩手绳编织”活动在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中央大厅开展。市民游客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社教人员耐心讲解编织方法,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积极帮助小朋友们完成作品,一起感受浓浓端午情。

  文旅融合聚人气

  传统节假日激发了人们对文化游的渴望,端午节假期的岛城,各旅游景区积极放大文化优势,让传统节日的浓厚文化内涵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吸引各地游客到来。

  在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中国首部大型沉浸式航海史诗音乐剧《寻梦沧海》持续“出圈”,假期三天均推出加场服务。记者在现场看到,不仅外地游客对《寻梦沧海》热情很高,不少本地市民也特地带着家人和孩子来观看。随着演艺热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研学团队将《寻梦沧海》作为重要的体验选项,仅在假期最后一天,《寻梦沧海》就接待了1500多人的研学团。为了更好匹配研学团队需求,演出还根据研学团队行程设置了三场特别加场。

  记者还注意到,在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等景区、街区,不少外国游客在青岛度过端午节假期。携程数据显示,青岛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一同上榜端午“入境游十大热门目的地”。截至6月9日,目的地为青岛的端午节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1%,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游客最多。

  包粽子、做香囊、雄黄点额……端午节假期三天,崂山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1.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2.6%。景区推出的“端午游园会 崂山‘粽’动员”节俗互动体验新场景受到游客广泛好评。端午节假期首日,崂山(大河东)游客服务中心中央广场举行了包粽子大赛、诗词对答等活动。与崂山祈福文化相结合,华严游览区端午期间开展了“迎战中高考 祈福金榜题名”活动,现场向考生及家长免费提供祈福带、祈福卡、折扇等礼品。各游览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增进了游客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热爱,也增强了景区的文化氛围和吸引力。

  近郊旅游享休闲

  三天的端午节假期,让本地休闲或近程旅游成为市民游客放松休闲的热门之选,文化场馆、商业街区成为主要游憩空间。

  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打造了“沉浸式”多彩民俗国潮体验活动,推出国风非遗体验、国风市集、国风演艺、簪花巡游等新体验场景,串联器乐、舞蹈等表演形式将民俗节日与文化艺术节融合。夜幕降临,阵阵海风吹来,游客沉浸其中。

  在城阳区,青岛明月山海间开展了“粽情山海”主题活动,为游客现场送福粽、系五彩绳、发香包,祝福游客节日安康,街区还举办热闹的旱地龙舟比赛,让游客亲身体验端午传统习俗。城阳区博物馆的永乐宫艺术瑰宝展、开心麻花城阳大剧院的沉浸式戏剧和爆笑舞台剧,假期吸引了很多爱好文艺的市民来感受艺术魅力。鲁邦国际风情街、水悦城、天一仁和财富中心、吕家庄夜市以及兴阳路、荟城路等商圈和特色美食街的夜间休闲人气旺盛,料理餐馆、音乐酒吧、烧烤火锅等热闹的美食场面一直持续至凌晨。毛公山、少山、国学公园等成为众多游客青睐的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打卡地。

  即墨古城内的夏季“黄河大集”上,即墨花边、大欧鸟笼、即墨老酒、花样馒头等30余种非遗手造产品展示,吸引了市民游客的目光,被它们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吸引。

  端午节假期,一个个新场景,为市民游客灵活化、个性化出游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即将到来的暑期旅游旺季提前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