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扩能行动,加速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上合示范区已常态化开行32条国际国内班列线路,供给88项制度创新案例,联动国内18个省(区)29家平台
青岛日报 2024年06月11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萌  通讯员  姜方梅

  作为我国唯一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际级平台,上合示范区正积极发挥公共产品属性,放大示范效应,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提升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质效,着力破解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方经贸合作痛点堵点问题,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目前,上合示范区已常态化开行32条国际国内班列线路,通达23个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4个城市。创新供给88项制度创新案例,落地上合示范区“丝路电商”综服基地俄罗斯运营中心、上合国家技贸基地首个境外分中心等服务平台,更好推动国际经贸合作。

  联通: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

  日前,一辆满载黄金甲柑橘等新鲜水果的TIR运输车辆从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缓缓驶出,7天后便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自去年上合示范区开通首条至俄罗斯莫斯科TIR运输通道以来,已累计发运TIR运输车辆超60车次,实现常态化“开跑”。

  TIR运输通道不断畅通是上合示范区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间互联互通的缩影。当前,上合示范区积极发挥“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优势,加快推进上合国际枢纽港建设,获联合国批准国际港口代码“CNJZH”,越来越多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商品在此实现互联互通,打开贸易新格局。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钢铁驼队”连贯东西,跨越山海,撑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动脉”。作为全国大型枢纽性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内,集装箱吊机机臂起起落落、一辆辆拖车往来频繁。

  截至目前,上合示范区已常态化开行32条国际国内班列线路,通达23个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4个城市。今年前5个月,上合示范区开行中欧班列346列;开通经黑龙江同江至俄罗斯莫斯科的中欧班列新线路,在进一步扩大中欧班列辐射范围的同时,有效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在模式创新方面,开行山东省首班BX1K铁路冷藏专用车组,保障冷链货物运输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省内生鲜食品进出口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

  货畅其流通四海。在海运方面,开通42条面向上合组织国家海运航线;在空运方面,不断优化至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线布局,2023年以来,新增3条国际全货机航线,开通青岛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客运航线,国际航空门户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为建强区域物流中心,在体制机制创新层面,上合示范区还将以“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为抓手,深度参与国家多式联运规则规制集成创新改革。以申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抓手,开通至莫斯科公路及公转水运输专线、至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TIR国际道路运输线路。示范区还在研究论证“上合大通道”建设模式,以上合枢纽港为核心,联动主要城市节点、口岸、港口等,搭建服务保障上合组织国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国际大通道。

  联动:搭建经贸合作新平台

  组团“出海”,推动互惠互利。日前,上合示范区发挥公共产品属性,赴蒙古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考察访问、推介交流,聚焦破解双多边地方经贸合作痛点堵点难题,有针对性地链接上合组织国家市场资源,拓展务实合作,达成系列合作成果。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上合示范区“丝路电商”综服基地俄罗斯运营中心揭牌,中心将借助上合示范区优势政策、资源,促进中俄间跨境电商领域合作。作为全国首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技贸研究评议基地,上合国家技贸基地首个境外分中心同步落地,将通过完善技贸工作国内外联动机制,助力基地建设成为中国产品“破壁”出口到上合组织国家的母港,上合组织国家产品准入进口到中国的平台。

  考察期间,上合示范区管委会还与俄罗斯中小企业联合会、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等单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将在经贸、旅游、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上合示范区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示范区搭建的数字化平台,以及提供的法律保障等服务,能为两国中小企业间互惠提供支持。”俄罗斯中小企业联合会会长加里宁·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表示。

  上合示范区还持续加强与国内开放平台和重点区域在物流通道建设、产能合作转移等领域联动合作,构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协同开放体系。

  2023年,联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18个省(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等29家平台,落地上合—喀什国际枢纽港合作项目、佳沃北大荒等59个共联共建项目。今年,再度联合香港科学园实施上合鲁港产业赋能计划,聚焦空间载体服务、合作项目支持、供求清单匹配、鲁港人才交流、科创活动组织、全球市场拓展6个方面,首批锚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新材料4个领域,促进香港科创型企业走进山东、山东重点企业通过香港走向国际。

  为推进国际国内区域联动,今年上合示范区新疆分园、山东高速上合经贸产业园将建成投用,位于黑龙江省的同江上合物流园将启动建设。阿拉木图集结中心、莫斯科集结中心加快布局,示范区全年新增海外仓5个,基本覆盖上合组织国家。

  示范: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上合组织国家是青岛华尊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要市场,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订单占其海外业务九成以上。“与上合组织国家合作的堵点难点越来越少,企业发展有了更多机遇。”这是公司总经理王勇的直观感受。跨境物流曾是产品出口的难题,企业需要自行联系物流公司,耗时长而且信息不透明,报关流程繁琐。“通过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的全链物流,不仅为企业匹配最佳运输方式,通关时间、报关价格等信息一目了然,报关时间也从原来的40分钟压缩到5分钟。”王勇说。

  王勇所说的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是我国首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领域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贸易+通关+物流+金融”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一站式综合服务,目前已集聚国内外企业超1万家。

  搭建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为企业贸易往来提供便利,上合示范区探索推进制度型开放远不止于此。自启动建设以来,上合示范区主动链接高水平开放形态和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围绕“物流运输、贸易发展、投资合作、人文交流和营商环境”5个方面,创新供给88项制度创新案例,为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方经贸合作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例如,推动中国海关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海关、土库曼斯坦海关签订AEO互认协议,助力AEO企业压缩货物通关时间,降低仓储、物流等贸易成本;揭牌全国首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帮助国内企业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推动优势产品、技术、标准“走出去”。

  “上合示范区在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间贸易、投资、金融、互联互通、数字技术、农业等领域合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步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本组织文化元素集中展示区、经贸资源要素交汇区和活动重要承载区,用开放、用合作凝聚了‘上合力量’。”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表示。

  大潮澎湃处,激越看帆起。下一步,上合示范区将深入实施扩能行动,抓实经贸合作平台“硬联通”和经贸示范模式“软联通”,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国际经贸合作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全面启动上合国际城等“五大新城”建设,加快建设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地方间双向投资贸易制度创新的试验区、企业创业兴业的聚集区、“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的先行区,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