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军
本报6月7日讯 推动财政金融协同发力,可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效撬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增强发展实体经济的“合力”。近日,我市印发《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支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推出7方面25条高“含金量”举措,用财政“小资金”撬动更多金融“大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工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民营企业、乡村振兴等领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若干政策》明确将强化财金协同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与投资机构“股权投资”相结合,以企业与投资机构达成投资协议或认股承诺为前提,通过投保贷、投贷、跟贷等多元组合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市财政对获得贷款并正常还款的科技型企业按规定进行贷款贴息,其中,500万元(含)以下部分,按照企业贷款合同签订当月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予以补贴;500万元至1000万元(含)部分,按照企业贷款合同签订当月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50%予以补贴;1000万元以上部分不予补贴;单个企业累计补贴不超过3年。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是支持科技型企业的有效方式之一,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市财政按照贷款合同签订日的上个月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60%给予贴息支持,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贴息50万元。
在支持工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财金联动在供应链金融、技术改造、装备产品研发创新方面将协同发力。开展供应链上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对符合条件的供应链核心企业,按照应收账款确权、签发商业汇票和供应链票据的规模及增速,市财政按规定给予奖励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施技术改造的企业贷款支持,市财政对实施技术改造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按照年度设备投资额12%给予奖补,单个企业当年获得奖补资金总额不超过600万元。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属于基础领域攻关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替代进口产业化补足重点产业关键环节短板的重大技改项目,可视情按上述比例通过财政奖补或股权投资等方式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装备产品研发创新企业贷款支持,市财政对通过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认定的企业,按照认定年度产品销售额的5%给予一次性奖补,首台(套)技术装备最高奖补150万元,关键核心零部件最高奖补100万元。
在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我市将推动绿色低碳领域基金通过直接投资、设立子基金等方式,汇聚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治理、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等领域。在多措并举做大普惠金融,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方面,我市将完善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扩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提升担保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市财政落实再担保风险补偿、担保费补贴、业务奖补机制,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单户担保金额1000万元及以下业务占比保持在80%以上,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我市还将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贴息试点,对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要求的个人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及其他市场主体,从银行合法合规获取的用于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的贷款,按照贷款额的2%(不高于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70%)给予贴息补助,对单个项目的贴息补助累计不超过500万元,贴息时间不超过3年。
政府引导基金作为财政金融联动的重要方式和创投风投的关键力量,能够引导带动各类资本流向关键技术领域,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若干政策》明确,将发挥市级政府引导基金纽带作用。聚焦天使基金,省、市、区三级政府引导基金最高共同出资比例放宽至60%,重点支持省市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创新型项目,对符合条件的我市政府引导基金最高可将全部超额收益让渡至基金管理人或其他出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