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在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内一派繁忙景象,一台台五层楼高、重达上千吨的船用低速机等待吊装启运,尽显大国重器之壮美。
船舶发动机根据转速可分为低速、中速和高速。其中,低速机具有功率大、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全球海运量的90%都是由低速机作为动力驱动。小到几千吨的货轮,大到40万吨级的矿砂船,一台低速机就可以支撑其在大洋中劈波斩浪。
在全球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中,中船发动机不断汇聚新质动能,从传统生产柴油机转向LNG、甲醇、氨等双燃料发动机,覆盖从散货船、矿砂船、大型油轮到集装箱船所有商用船型,为广船国际、大连造船、北海造船、新世纪造船等大型船企提供强大的“绿色心脏”,引领海洋先进制造业发展。
崛起海西湾
在全球船舶制造中心向亚洲转移的过程中,船用低速机制造业务同步转移到中日韩三国。
中国船舶工业通过自主研发、专利引进、业务重组等方式,迅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船用低速机研发、设计、制造和服务的一体化,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挺进,其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就是中船发动机的组建。
青岛船用低速机的发展始于2006年落户海西湾的青岛齐耀瓦锡兰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青柴公司)。2014年,宜昌船柴收购青柴公司,更名为青岛海西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2017年4月,在原中船重工集团关于低速机动力板块整合的战略部署下,青柴公司与宜昌船柴、大连船柴共同组建为中国船柴,总部设在青岛。2023年3月,中国船柴更名为中船发动机,青岛由此成为中国主要的船用低速机制造基地之一。
据介绍,宜昌船柴定位为中小缸径、常规燃料发动机生产基地,大连船柴以生产中大缸径、甲醇双燃料发动机为主,青岛本部则是全系列多燃料发动机生产基地,具备柴油、LNG、甲醇和氨燃料等双燃料发动机生产能力,并积极开展未来新燃料发动机建造能力的布局。
中船发动机之所以选择重点布局青岛,很大程度在于海西湾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生态——相较于一般沿江沿海布局的制造基地,能够明显降低运输成本,而且周边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产业配套能力较强。
“船用低速机的体积和重量非常大,从海上运输最为便利,我们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从总装车间直接把船用低速机吊装到码头的公司。”中船发动机技术中心工程师齐光介绍。
动力新变革
航运业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3%,随着IMO环保法规趋严以及绿色低碳技术逐步成熟,船舶动力迎来新的变革。
在低碳绿色燃料发动机研发中,中船发动机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完成多个国内首制型号发动机的研制与交付。
去年年底,中船发动机签下首批21万吨散货船氨燃料发动机订单,目前氨燃料主机试验平台已开始建设,预计在2025年交付国内首台氨燃料主机。
近期,国内首台甲醇双燃料低速机6G50ME-C9.6-LGIM+EGRBP也已经在中船发动机大连基地交验。“一台中大缸径的甲醇双燃料低速机的大小相当于四辆加长型巴士叠放在一起,如此庞然大物工作时的排放却很低。根据测算,甲醇双燃料低速机的硫氧化物排放量连常规发动机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齐光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主流的LNG、甲醇、氨等新燃料发动机均为双燃料系统,可以在传统燃油模式和新燃料模式下切换。据统计,中船发动机青岛本部基地的双燃料发动机订单占比已突破三分之二,未来两年的生产计划均已排满。
在齐光看来,低碳绿色发动机研制与配套竞争,不仅仅聚焦在制造技术方面,还体现在清洁能源生产与利用、运输、加注等全过程多行业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上。新燃料推广普及需要时间,在全球范围逐步形成新燃料制备、运输、加注体系的趋势下,双燃料发动机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首选。
聚“链”成“群”
船舶工业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零部件种类繁多、供应链长、产业关联度高。
经过多年发展,青岛造船业展现出显著的高端化、集群化特征,形成了北海造船建造“绿色船舶”,中船发动机提供核心动力设备,海西重工、征和工业、青岛双瑞、海德威等企业共同为中船发动机配套的绿色动力船舶产业链条。
曲轴是船用低速机的核心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2005年之前,国内船用低速机曲轴还完全依赖进口,如今与中船发动机相隔不远的海西重工完成了曲轴全国产化,推动船用低速机配套产业链自主可控。
大型船舶发动机链条也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领域,一条船舶发动机链条长十几米,重达两三吨,其技术含量绝非普通的摩托车链、汽车链可比。作为国内链传动行业领军企业的征和工业由“陆”向“海”延伸,研发出大功率舰船用发动机传动链条,已实现批量订单。
“船舶发动机链条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不仅要在实验室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在发动机试验台上经历磨合试验,还要经过2000小时实船试验,满足技术要求后才能被认可。目前,征和工业已经完成4寸链条的国产化,现在正在和我们共同开发4.5寸链条。”齐光告诉记者。
像这样推进产业链本地配套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青岛双瑞和海德威研发新燃料供给系统、青岛顺舟生产舾装件、青岛泽瑞提供加工件,等等。近期,中船发动机交验国内首台甲醇双燃料低速机,配套的甲醇燃料供给系统正是来自于海德威;而计划2025年交付的首台氨双燃料主机,则将由青岛双瑞提供氨燃料系统。
面向未来,中船发动机将持续推进低碳绿色燃料及未来燃料发动机关键核心部件和设备的国产化工作,逐步提高发动机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助力青岛做强海洋装备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