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24个优先行动呵护“生物多样性”

越来越多野生动植物在此“落户安家”、繁衍生息
青岛日报 2024年05月20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本报5月19日讯  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5月19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联合西海岸新区举办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发布了崂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和新修订的《青岛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简称《行动计划》)。近年来,青岛坚持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监管保护、开展示范创建、推进观测调查、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行为等,生物多样性“家底”更加丰富,越来越多野生动植物在青岛“落户安家”、繁衍生息。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内涵包括三个基本层次,即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这些年来,青岛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首次现身,2023年,青岛观测到142只被称为“神话之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凤头燕鸥,创造了全球单次观测记录最大数量。

  摸清家底,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第一步。近年来,青岛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有序推进。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7个自然保护区,已经初步掌握了其中5个的物种情况;实施崂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基本摸清崂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物种多样性状况;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启动县(区)域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开展大沽河、李村河、墨水河及南胶莱河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估,大体掌握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完成了胶州湾、崂山湾、丁字湾等3个重点海湾的海洋生物本底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市重点海湾主要生物类群的物种组成、丰度和多样性的水平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为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科学基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青岛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催生孕育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条件,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优化调整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级自然保护地、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国家一级公益林、滨海湿地、重要河口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和极敏感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统一监管。筹划建立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譬如青岛百合养护观测站的建立,逐步实现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青岛百合的综合保护,并借此探索濒危物种的综合保护机制;建立胶州湾重点保护鸟类养护观测站,跟踪监测、保护包括中华凤头燕鸥在内的全球珍稀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统筹山水林田海岛湾系统保护修复,实施了一批国土绿化行动、生态廊道工程、北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城区郊野(山头)公园建设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全面提升全市生态系统生境质量。

  目前青岛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新修订的《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青岛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任务,调整划定了全市陆地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确定了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全力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着力提升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共享水平、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支撑和保障能力等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及24个优先行动。每个优先领域分别部署了5至7个优先行动,涵盖制度体系、社会参与、生态空间管控、保护体系优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安全管理、气候与环境治理、生物资源可持续管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调查监测评估等内容。围绕战略目标和任务、优先领域和行动,《行动计划》确定了近期31个重点项目清单,并制定了保障措施,为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推进提供指引。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建立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机制,夯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全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15%,珍稀濒危物种95%以上得到保护,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自然岸线保有率不降低。到2030年,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基本实现,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减少,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水平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现代化治理体系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