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一角。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李勋祥
当科技创新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热词”,每一座有抱负的城市,都在加快向“新”而行。向“新”而行的关键一着,是向着关键核心技术发力,以从0到1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
作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青岛具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不仅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集聚,形成了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链,而且被赋予了经略海洋、上合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之重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
在青岛,以智能技术和绿色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致的生产力跃迁,层出不穷。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突破高像素密度8K光学引擎照明与成像关键核心技术,推出全球首款8K全色激光电视;青岛国信集团突破船载舱养、减振降噪等六大关键技术,全球首制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创制铁系梳枝丁戊橡胶新材料,突破工业化生产放大关键技术和高性能轮胎制造关键技术,在全球首次实现产业化生产……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科技革命,都引发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国际格局的重大调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历史经验和青岛实践都在有力证明,唯有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抢先一步、赢得主动。
找准产业赛道,夯实创新基石
新质生产力必须由“三高”(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创新打底,颠覆性的创新驱动,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前提。而纵观从0到1的技术突破,从兴趣出发自由探索而实现的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则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结果。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在激光显示领域的突破就是代表。十多年前,他们就意识到电视尺寸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预见到电视重量、功耗等参数随之急速变大的现实,于是开始寻找一种不依赖液晶显示屏的方法,研究发光效率更高、能耗更低等优势的激光显示技术,并于2014年推出全球首款100英寸激光电视,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在此基础上继续深耕,2023年推出全球首款8K激光电视,进一步奠定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目前,海信激光电视销量占全球市场近50%。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实现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产业化也是一个典型。作为全球最大的海藻酸钠生产企业,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要想开发出用于治疗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海藻酸钠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就必须首先获得满足体内植入要求的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原料,而我国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制备技术和产品长期受制于人。为此,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最终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全球第二家实现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产业化的企业。目前,明月海藻已与7家下游企业联合开发心肌修复水凝胶等海藻酸钠人体植介入医疗器械产品,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其共同的发展逻辑在于: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能够敏锐发现新技术、新赛道,通过组织汇聚创新资源,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最终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迭代升级。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备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的能力。拿智能家电来说,青岛之所以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是因为青岛集聚了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也得益于“制造强市”的优先发展制造业,不断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升级。所以,一座城市能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很大程度上在于创新主体的数量和质量,而一个企业能否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除了自身内在发展的需求和动力外,还与其选择的产业赛道能否与城市同频共振息息相关。
近年来,青岛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基因技术等24条重点产业链,在做强优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的过程中,有力推动了多项从0到1的技术突破,进而促进了产业高端升级。
建设高端平台,提升策源能级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要素、汇聚创新人才和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强引擎”。对于青岛而言,企业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主体之一,而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则是另一“中流砥柱”。
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食品、水产等优势学科建设,专注于海洋生物、海洋食品领域的科技开发和技术转移转化的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就是其中典型。眼下,该研究院提速推进“高品质细胞培养鱼肉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与产品创制”项目,这项极具前瞻性的研究,正加快改变传统鱼肉生产方式,为优质动物蛋白的获取、未来食品行业发展开辟新径。
这是青岛利用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拓展科研“边界”,引领产业发展迈向价值链高端的一个缩影。目前,青岛拥有29所高校和70多家“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特别是海洋优势突出,集聚了全国约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各类创新要素在科创平台上高效流动、深度融通,塑造了青岛强大的创新策源能力,支撑引领产业提质升级。
当然,只有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上,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青岛还在不断建设以新型研发机构为代表的应用型科技创新平台,使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攀升,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作为清华大学工程学科“下海”发展的重要布局,就是青岛加快突破海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而打造的一个新型研发机构。其中,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科研团队研发的一项颠覆性技术——气动式波浪能转换技术,有效解决了波浪能发电装置成本高、性价比低、可靠性差和生存力弱的问题,使波浪能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实现产业化意义上的突破,预计将于2024年建成全套波浪能发电系统并投入示范应用。而该技术也刚刚获得第49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最高奖——特别嘉许金奖。
可以看出,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级,已成为青岛聚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又一路径和钥匙。
强化协同组织,提高研发投入
在科技领域,从0到1,意味着科学认知的突破和创新领域的拓展。当我们谈及“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仅凭“单打独斗”很难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众多科技创新平台若只侧重于基础研究也难以实现“1”的真正突破。当前,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不断深化,尤其是前沿技术领域交叉融合特点明显,在此背景下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就必须改变科研范式,促进各方通力协作。
正因如此,“有组织科研”在近年来备受肯定。它的实质就是在目标导向下,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领域优势力量或者跨领域的交叉研究团队,由此建立高效协调的科研组织模式,打通学研产创新链条,推进从0到1的原始创新及对产业的支撑引领。
青岛很多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案例,其实就是“有组织科研”的结果。例如众所周知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其攻关、建造,是由青岛国信集团牵头,聚集各类创新资源,先后有崂山实验室等62家海洋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及企业参与,由此突破了船载舱养、水体交换、减摇制荡、减振降噪、清污防腐、智能集控六大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由0到1的进阶发展。
再如,不断充盈的中国蓝色药库,就是在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牵头之下,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海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高校、企业,加快推进科研院所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海洋一类新药“注射用BG136”、抗乙肝病毒海洋药物LY102进入临床试验,“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形成“聚集开发、梯次产出”的发展态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技术的创新,也需要培育的沃土。在从0到1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更需要政府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能够及时“推一把”“送一程”。例如,青岛企业能够在全球第二家实现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产业化,离不开青岛补助3000万元加速其研发与产业化步伐;围绕“国信1号”研发、建造及上下游产业补链延链强链,青岛争取农业、科技等各级补助资金9200万元,推动养殖工船产业真正实现走得深、走得远。
无需回避的是,当前,青岛的科技研发投入总量还不够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还不够强,这意味着需要不断提高研发投入,面向重点领域和重点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并且更加主动靠前服务,突出需求牵引、应用导向,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协同创新及应用示范,推动科技突破和产业升级。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技术革命性突破,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无论哪座城市,只有大力发展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才能让首个、首次成为常态。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着力点和新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