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本报4月7日讯 “这个品种在省内开展试验时,我们企业便看中了,直至其通过品种审定,终于成功签约。”日前,山东晟瑞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贵学与青岛市农科院党委书记林涛签订“青研126”小麦品种转化合约后,向记者说起了其对“青研126”近四年的“一路追随”。
“青研126”小麦品种由青岛市农科院于2018年自主选育成功,此后经过青岛市小麦品种选拔试验和山东省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于2023年2月通过山东省审定。根据测试,这个品种亩有效穗45.2万,穗粒数37.3粒,千粒重44.2克,表现高产稳产。同时,抗病性突出,高抗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黄花叶病毒病,中抗叶锈病;根系活力好,越冬抗寒性及干热风等综合抗逆突出。在山东省小麦品种高产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83.7公斤,较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2.9%;高产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43公斤,较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4%。
“‘青研126’不但丰产,其抗病性相当好,种粮的人都知道,小麦成长后期要是有病那可就麻烦了,所以这个特点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刘贵学告诉记者,“青研126”是其企业首个以独占方式获得生产、经营权的粮食品种,待拿到种子后,将尽快布点种植,观察其表现并推广。
此次签约亦是青岛市属公益一类科研机构完成的首例粮食作物成果转化。
去年,市农科院出台《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及收益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政策,突破了其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张纸”,使科技成果转化有了政策依据。之后,市农科院实现了首例苹果砧木新品种繁育权实施许可转让。此次“青研126”小麦品种转让,则是其在粮食作物领域成果转化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