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观潮

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青岛日报 2024年03月06日

  □衣涛

  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区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级推出的惠民政策能否落地落实、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能否及时解决,很大程度上要看这“最后一公里”畅通与否。

  从党建引领凝聚基层社会治理合力,到通过助老食堂等务实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再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仔细梳理不难发现,长期以来,金家岭街道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推出的系列举措,其本质都是为了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群众的需求多样,服务过程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突破。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杜绝“各管一摊”“各自为战”的打法思路,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有解思维,主动沟通上级部门,善于调动各方资源,凝聚起解决问题的强大合力。特别是在群众关心关注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物业管理、社区治理等领域,各分管部门更要“向前一步”,练就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要培育锻造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基层党员干部是服务群众各项工作的最终执行者,要主动对标先进地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当标杆、创示范。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推动发展的开路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新风正气的带头人,真正把惠民实事落实好、把急难愁盼解决好、把群众力量组织好。

  在金家岭街道,无人机巡防、崂先办、数字城管等平台均已成为政府部门提升治理效能的支点。这带来的启示是,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还要加快构建数字化社会治理平台,通过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动基层数字政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加强基层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促使政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高效解决民生诉求。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最后一公里”看似是个距离问题,但其反映的却是对群众的情感冷暖。我们期待,伴随“最后一公里”的持续畅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