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的青岛”遇上“未来的青岛”

青岛日报 2024年01月15日

  本报评论员

  历史城区是珍贵的活态文化景观,布局其间的建筑、街道、院落、民居等文化遗产不仅是“活”着的传统,更是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让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焕发出新的内生动力,有利于激活城市活力、塑造城市品牌、增加城市魅力。

  连日来,青岛日报特派记者走进福州、广州、成都,深入探寻历史城区活化利用的典型经验和创新路径,为青岛的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打开新思路。

  一路走来,我们发现:人心往之,城必兴焉。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从来不是将其凝固在某个时间节点上,而是要生动呈现其发展脉络,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引领潮流风尚,并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宏观上,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与城市顶层设计相结合,服务城市能级提升和青岛都市圈建设;微观上,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与产业发展、绿色转型等相结合,加快形成推动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长远上,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与提升老城区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相结合,让历史风貌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历史传统与时代特征相得益彰,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样板。

  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如何让“历史的青岛”遇上“未来的青岛”?福州、广州、成都的实践证明:关键在于为老建筑、老街区引入新业态,实现文化传承和消费升级的“双向赋能”,人文与经济的“琴瑟和鸣”,从而增强老城区发展内生动力。

  加大“文化取样”,实现差异定位。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是典型的“非标”产品,避免千篇一律,才能唤起人们的向往,吸引人们重复抵达。在福州,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拥有不同的建筑风貌和文化基因,其活化利用过程中呈现出的业态特点截然不同。文博场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合理化地分布于不同区域,策划、运营非但没有同质化的“千街一面”,而且在保护老建筑的情况下引入住宿、餐饮、潮玩等多元业态,既放大不同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又呼应其内在关联,实现不同街区之间的互相引流。

  发展“首店经济”,引领消费升级。成都祠堂街短短不足300米,在业态招引中却坚守“引入全球首店及品牌西南首店”的基本原则,重点关注品牌融入街区文化的主动性以及品牌与建筑本身文化属性的匹配度,力求品牌流量转化为街区流量。同时,街巷借鉴传统“盒子商业”的结构,布局住宿、餐饮、零售,注重将商业街区打造为产业社区。显然,要推动历史城区重新成为消费引领区,品牌招引是关键因素,变租金经济为产业经济,重点引入符合历史文化城区特色的“首店”共同参与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才能不断制造出新的消费热点。

  突破制度创新,坚定发展信心。推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信心尤为关键。而这种信心的根源,就是一个城市通过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所展现出来的突破决心。福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制定《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广州构建“1+1+4+N”的政策法规体系,成都市划定“中优”区域服务城市有机更新。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特殊语境下,营商环境已经不仅仅是减免房租、优化服务流程那么简单,更要关注政策回应诉求的精准度,切实为老建筑“再生”破解消防、产权等难题,积极鼓励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城市更新,必要时调整城市动线为历史城区引流,着力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

  回溯历史,走向未来。目前,青岛正在积极推进城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注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打造,加快推动老城区申遗,留存“最青岛”的文化记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鉴外地经验,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在传承历史文脉、关注经济活力方面,加强自我鞭策、保持战略定力,通过可持续、有温度的底层逻辑突破,让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