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电影学院学生在东方影都参加虚拟影像实习实训。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公布了2023年全省25个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青岛电影学院东方影都虚拟影像产业学院榜上有名,成为目前山东艺术类本科院校中唯一获批的省级产业学院。
作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青岛电影学院主动对接国家影视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服务山东影视产业发展和青岛“世界电影之都”建设,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出实招、求实效、务实功,在以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助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亮点频现。此次成功获批省现代产业学院,是学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以获批虚拟影像产业学院为契机,青岛电影学院抢抓虚拟影像产业发展先机,集聚学校虚拟影视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优势和政府、企事业单位资源优势,延链、补链、强链,打造集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学生创业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为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青影力量”。
主动作为,积极拥抱虚拟影像产业新赛道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以教育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连接高校和产业的桥梁与纽带,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将更好助力双方同频共振,结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硕果。
此前省教育厅、省工信厅联合印发的《推进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建设约50个现代产业学院,建成一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培养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全球影视行业正在经历一场虚拟影像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虚拟影视正在成为行业热词。风靡好莱坞的虚拟摄制、央视春晚的XR舞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等都采用了虚拟摄制技术。近年来热播的《流浪地球》《开往边境的列车》等国产电影也大量采用了虚拟影像技术。”青岛海发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青岛电影学院董事长、执行校长周玉晓介绍。国家、省、市层面均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推动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其中青岛2022年印发的《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2030年青岛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
新征程中,要展现新作为、拥抱新赛道。虚拟影像产业作为虚拟现实产业的细分领域,具有应用空间大、产业潜力大、技术跨度大的特点,未来大有可为。青岛电影学院是山东省唯一的影视类本科院校,设有虚拟现实技术、影视摄影与制作、表演、动画等相关专业,青岛东方影都产业控股集团是业内公认的中国工业电影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科幻大片的摇篮”,双方均致力于推进国际一流的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和全流程影视后期制作中心建设。应国家、省、市虚拟影像产业发展及黄河文化数字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应校企深融、产教互动培养行业急需的虚拟影像制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电影强国战略的需要,双方强强联手、精心筹划打造虚拟影像产业学院。“虚拟影像产业学院将立足青岛影视产业优势,赋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满足虚拟影像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推动数字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青岛电影学院校长王宏民表示。
守正创新,寻求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新突破
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整体来看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科学定位产业学院、合理规划运行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和产业的“双向奔赴”,是关键所在。“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寻求突破,构建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产教深度融合。”青岛电影学院副校长柴巍表示。
青岛电影学院、青岛东方影都产业控股集团均隶属于中国500强企业青岛海发集团,在海发集团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影视文化是重要一翼。海发集团影视文化板块集影视教育、影视生产和服务、影视文旅和影视金融于一体,是青岛市2023年首批产教融合示范企业,这为虚拟影像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了先天优势。现代产业学院特别突出“校企一体,资源共享,产教融合”办学特色和“双三螺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虚拟影像产业学院聘请了北京电影学院等知名院校教师和头部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形成多元主体合作新模式。海发集团投入5亿余元,在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西侧高标准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基地近5万平方米,与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物理空间打通,并与产业园区入驻的虚拟摄制、影视后期企业达成项目实训教学合作。
建好产业学院,课程是基本支撑。“我们的教学体系面对的是一个新兴产业,没有可以照搬的教学体系。”青岛电影学院东方影都虚拟影像产业学院院长、摄影艺术与技术系主任秦竞虹介绍。学校此前经过多年调研和理论模式的构建,结合产业前沿突破创新,初步建立了一套具备前瞻性且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虚拟预演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虚拟制片方向)、摄影专业(虚拟资产制作方向)、虚拟现实技术专业(虚拟视效方向)、产品设计专业(影视衍生品方向)等5个方向,涵盖了虚拟电影生产制作的全流程。
此外,在技术创新方面,虚拟影像产业学院瞄准学校融入山东区域创新发展、赓续黄河文脉、建设电影强国的服务目标,健全专业与产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十强”产业人才紧缺专业,发力虚拟影像、5G+8K技术深化产教融合,占据虚拟影像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力求打造影视科技新人才培养摇篮。在学生培养方面,虚拟影像产业学院将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跨越性思维的虚拟影像创作和制作能力,熟练掌握虚拟影像基础理论、引擎开发、场景设计、电影视效设计等相关技术和技能,毕业后能够在电影、数字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游戏等行业从事虚拟三维影像、数字化影像设计和制作,能够进行多元化虚拟现实交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聚焦产业,结出更多产学研用新成果
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青岛电影学院转设更名,此后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更加重视“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不断推动产教融合走向深入,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好的影视艺术类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岛电影学院积极强化学科专业建设,设置文学、导演、表演、摄影艺术与技术、录音艺术与技术、视觉艺术、动漫艺术、传媒管理等8个教学系,几乎涵盖了影视产业链上每个环节所需的人才。2023年,学校摄影专业成功获评在青高校产教融合示范专业。
青岛电影学院与东方影都、5G高新视频园区、藏马山影视外景地等同属于西海岸新区的影视产业“链主”企业海发集团,各方在产教融合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越来越多“大制作”影片剧组入驻东方影都,青影学子也因此获得了更多加入高水平影视剧组实习的机会,《流浪地球2》《异人之下》等热门影片拍摄现场都有青影学子的身影。
此外,青岛电影学院还积极拓展第二课堂资源,接洽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山东广电传媒集团、爱奇艺、上海电影集团、博纳影业等200余家影视传媒行业企业,与50余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战略协议,共建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学生深入行业企业实习实训、参与影视拍摄制作等,极大地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得益于学校的强力支持,青岛电影学院学生也频频在各大电影节获奖。2021届毕业生联合作业《大红摩托》荣获法国第十三届戛纳艺术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摄影艺术与技术系、导演系学生在2023美国田纳西州国际大学生电影节美丽世界影像展斩获最佳摄影(个人奖)、最佳导演、最佳视效等多项荣誉。
多年来,青岛电影学院已培养出4000余名影视行业应用型人才,有力支撑了青岛“世界电影之都”的建设和发展。未来,青岛电影学院将继续聚焦产教融合发展,形成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助推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世锋 武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