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提供见习岗位5300余个 创业担保贷款规模达1.57亿元

市南区多链条护航青年人才成长

青岛日报 2023年11月30日

  ■市南区为首批引才聚才工作站授牌。

  ■“创业轻骑兵”为青年人才宣讲政策。

  ■青岛大学专场“融合”招聘会。

  市南区聚焦“引、留、育”三个关键环节,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让更多青年人才能够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打好引才组合拳,做青年人才“首选地”

  推开中山路214号“遇见”国际青年旅舍大门,不少青年求职者在这里第一次与市南相遇。来自贵州的黄兵回忆自己来青求职、入住旅社的经历:“我是在网上发现了市南区人才旅社,这里是我在青岛的第一站,除了参加面试,平时旅社里也会有一些年轻朋友交流求职心得。”在人才旅社享受7天免费住宿期间,黄兵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如愿留在青岛。

  为持续建设好人才来青第一站,加速青年人才汇聚,市南区于2022年启用全市首家人才旅社,解决青年人才异地求职住宿难题,并不断升级人才旅社服务模式,扩大免费入住范围,提供招聘、就业创业指导和求职培训等精准化服务。目前人才旅社累计组织活动50余次,接待入住2321人,介绍岗位6000余个,实现就业650人,提供咨询服务5000余次,为企业和青年人才节约招聘、住宿成本80余万元。

  在东部浮山湾区域,市南区成立“乐业浮山湾·红色家园”人才驿站,为人才提供政治引领、政策解读、创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该人才驿站辐射浮山湾商圈、华通中联产业园、华润大厦等高端产业载体,辐射国信集团、青岛联通、海信集团等8000余家企业,涵盖小巨人、瞪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17家人才聚集类企业。在这里,市南区累计开展主题沙龙、人才义诊、政策解读、读书分享会等活动70余场,人才驿站于今年荣获青岛市新一批“唯才唯青岛·红色家园”认定挂牌。

  吸引青年人才扎根市南,离不开政府、企业、高校、机构等多方发力。市南区联合驻青高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标准化打造引才聚才工作站32家;加强政企校三方合作,联手“6+1”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企业,累计认定见习基地175家,全年提供见习岗位5300余个,为在校硕博研究生设置每人每月3000元实习补贴,吸纳青年人才通过岗位实操提高就业竞争力;精选青年就业热点问题开展“就帮帮”服务直播,走进知名企业举办“名企游学”活动,针对350余名学生需求精准人岗匹配;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扩容提质“30+”行动,扩大青年社区就业“朋友圈”。

  畅通留才新路径,做青年人才“优选地”

  市南区通过政策扶持,持续释放惜才、爱才信号,营造敬才、留才的“强引力”。在“1+N+2”人才政策2.0版中设置“青年专项”,为青年人才提供最高每月1200元的住房补贴;加大“人才贷”“人才金”及创业补贴支持力度,发放“青岗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对符合“免申即享”条件的青年人才建立资金“一键直达”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兑现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费等人才补助资金6138.89万元,涵盖1.5万人次,创业担保贷款规模达1.57亿元。

  为给青年人才创造最优环境,市南区靶向施策,出台专项政策、拓展就业岗位、创造发展平台,以全方位、全链条服务生态做大青年人才蓄水池,致力与青年人才携手进步、共赢未来。

  为让青年人才近悦远来、宾至如归,市南区优化人才服务,全域打造“区-街-社区-楼宇”四级联动的人才客厅,同步开设线上人才客厅,差异化提供创新创业、政务服务,累计服务用户近5万人次;组建“创业轻骑兵”服务专员队伍,设立“轻骑兵”服务站,实现政策送上门、需求现场答、业务马上办,以“定点到位,精准办理”的服务模式为青年人才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创业陪跑”。2023年以来,已扶持创业2559人次,以创业服务推进更高质量就业,让青年人才在这片创业热土上扎根生长。

  搭建育才强平台,做青年人才“圆梦地”

  今年11月底,“聚才聚力 创赢未来”2023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市南区举行,数十名参赛选手带着各自的创业项目精彩亮相,青年人的梦想在青岛的创业舞台上闪闪发光。

  引凤来栖、引凤长栖,更要培育人才成长新生态。为助力青年人才在市南成就自我,市南区坚持“以赛炼才”、托举梦想,举办“猫享杯”元宇宙创新职业技能大赛、中国(青岛)国际菁英创业创新大赛、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物业从业人员技能比武活动等赛事,奖金最高10万元,获奖者有机会入选“市南工匠”人才库,配套创业授信支持、项目优先入驻、租金减免等服务。

  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寒松曾获评山东省级重点人才、山东省优秀企业家、青岛市创业带头人、市南区拔尖人才,与市南共成长的他也十分重视人才成长,“松立集团建立了丰富、完整的全程在职培训体系,每年向全集团推出数十场涵盖各门类、各业务线的培训课程。”人才的培育措施远不止于此。“我们还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把公司人才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激发出来。”刘寒松说。

  按照“谁使用谁评价”原则,市南区鼓励企业遴选一线青年骨干,以“凭能力、比贡献、看实绩”为导向,累计评定21位科技创新人才;以“专员全程联络+专家现场培训+一对一跟进辅导”的服务流程开展各领域重点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对青年种子选手悉心栽培、大胆重用,营造千帆竞发、群星璀璨的干事创业氛围;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力度,对通过企业自主评价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青年人才,给予每人最高5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培养和评价“双结合”、企业实训基地和院校培训基地“双基地”、企业导师和院校导师“双导师”模式,帮扶21家培训机构与企业搭建网络培训平台,促成21家职工培训中心落地企业。

  “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市南区擦亮“才聚市南”名片,以倾心引才的魄力、真心爱才的诚恳、悉心育才的呵护,全力集聚四海英才。           (姜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