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统筹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好“产业牌”

青岛日报 2023年09月12日

  平度市崔家集镇向阳红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西红柿大棚发展到2600多座。   邢志峰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青岛立足自身实际,创新探索了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实践路径。时下,在青岛广袤大地上,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正蓬勃生长,带动了36个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美美与共”,正在加快建设成为青岛乡村振兴的“示范窗口”。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亦是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重中之重。青岛提出,示范片区建设要突出产业兴旺,坚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游则游”,每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要培育一个主导产业并且比重达到30%以上,培育和引进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

  当下,青岛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正按照规划目标,立足于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统筹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初步构建起特色鲜明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在平度市崔家集镇向阳红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一座座整齐排列的日光大棚蔚为壮观。该示范片区以西红柿产业为主导,建成西红柿大棚2600多个、1.6万亩,年产9700多万斤,年销售收入8.8亿元。

  位于近郊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则蹚出了一条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在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东毛西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以打造城乡双向赋能新农村示范样板为目标,突出“水源之地·乡村记忆”的文化特质,成为青岛近郊游优选地。目前,东毛民宿、东毛大戏台、翠林云庄乡村乐园等项目已投入运营,2022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2023年片区内产业项目、基础设施提升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将陆续开工。“三年建设任务完成后,整个示范片区将成为融合游乐休闲、亲子研学、乡村体验等多种业态的旅游目的地。”城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赵连波介绍。

  延链补链做“长”主导产业。在片区发展中,各片区致力于围绕全产业链做文章,统筹整合周边的特色产业资源和生态资源,拓展农产品加工、农业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全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升级、全价值链增值。

  行走在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杨家山里示范片区,“原山原水、原汁原味”让人感觉如在“画中行”。“我们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红色传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铁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祝增建介绍,通过创办土地合作社、山里劳务合作社、山里民宿合作社,街道整合1.2万亩土地,与融源公司等企业合作,托管农村宅基地50处,建成民宿37处、农家宴27个,并统一规范化运营,形成特色民宿、餐饮成方连片的集群效应,为片区1080名村民提供23种岗位,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倍增”。

  对于产业相对弱势的乡村,项目的导入仍是时下的重点环节。于是,青岛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理念,以项目导入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谋划建设一批投资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农业优质大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推动实现示范片区的“大变化”“大提升”。据介绍,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谋划了2023年重点项目100余个,计划总投资约12亿元,通过项目建设全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助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兴,带来的是集体和农民的双增收。2022年,经初步统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村集体收入增长都在2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明显高于所在区域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