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改革先锋,擦亮行政审批服务底色

青岛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持续发力
青岛日报 2023年09月08日

  ■“金牌团队”服务专员针对项目审批堵点分析研判。

  今年以来,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牵引、“牛鼻子”,深入推进行政审批系统“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创新打造青岛营商环境会客厅,牵头组建营商环境“三支队伍”,组织开展“区(市)局长擂台赛”,建立问题诉求“直通车”制度,持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满意度,不断扩大“营商青岛共赢之道”品牌效应。各区(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大胆创新,形成50余项基层典型案例。近期,遴选首批基层典型案例,通过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并在全市予以推广。

  聚力群众办事,创新服务模式办好“身边小事”

  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坚持“小切口”破题,推行“一门办、线上办、流动办、就近办、入户办”全方位服务模式,办好“惠民便民、可感可知”的“身边小事”。

  实现“一门办”。市区两级11264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实现“进一门、办所有事”,日均接待群众1.6万人次,月均办件量110.35万件。

  深化“线上办”。全市上线45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打造32个全流程数字化审批服务场景,实现100类电子证照互通互认。西海岸新区试点推出政务服务“视频办”模式,实现全区“多点受理、上下联动、云上审核、就近通办”,今年已累计服务企业群众2万余次,有效提高网办利用率。胶州市建设空中导服大厅,集云上预约、云上排队叫号、智能问答、视频服务、远程协助等功能于一体,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一次办好”。

  推广“流动办”。在全市13个工业产业园区、楼宇探索设置政务服务站,变企业“上门找服务”为政府“主动送服务”。市北区创新打造“一站式”楼宇政务服务会客厅3.0版,推出5项特色服务,为楼宇企业群众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助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崂山区践行“一线工作法”,开通“崂省事”流动审批服务车,深入项目现场30余次、解决问题50余项。

  完善“就近办”。推动基层便民服务中心运行建设达标升级,年底前全市便民服务场所100%达到标准型,30%以上达到标杆型。李沧区打造有温度有速度的跨层级“全域通办”基层政务服务新体系,下沉28项“跨层级”事项权限,为企业群众提供服务3500余次,远程指导8200余次。城阳区推进与高新区审批服务跨区联动,首批推出21个事项,市北区推动37项基层高频审批业务“入驻街道”,实现“就近办”。

  探索“入户办”。市南区结合基层组织建设,试点依托社区网格员建立上门服务机制,设置“入户办”专员,推出百余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针对性解决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事项办理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聚力项目建设,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快开工

  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聚焦工程建设项目,组建“金牌团队”,推行“竣工即投产”“一张点菜单·全程帮代办”全流程改革,不断刷新全过程审批“青岛效率”。

  在审批流程上,即墨区推出工业厂房“竣工即投产”改革,压茬推进拿地即开工、图证分离、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竣工即投产等全链条服务,三菱重工海尔空调机项目(三期)投产时间预计比常规流程至少提前两个月。城阳区全面创新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审批告知承诺制,梳理审批服务事项43个,减免申请材料82项,为仁和居、顺德居等6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办理了施工许可。平度市公布审批事项清单,简化办理程序,为4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施工许可手续办理。

  在服务方式上,统筹市区两级资源,强化市区联动、部门协同,从市区两级行政审批服务局挑选60余名核心业务骨干,组建“金牌团队”,为重大项目提供全链条审批服务。截至目前,全市423个省市重点产业项目中,已有391个办理施工许可,完成率达92.43%。崂山区实施重点项目“一张点菜单·全程帮代办”服务改革,绘制涵盖建设审批、企业准入、行业许可等领域共84个审批事项的集成式全品菜单,青岛钓鱼台美高梅酒店开业审批时间相比于国内其他城市同类酒店缩短半年以上。西海岸新区开通“项目审批服务直通车”,将审批端口前移,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市政公用服务、联合验收等事项现场办理,共现场服务项目237个、一线解决问题160个、发证140件次。

  聚力企业发展,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围绕企业需求,推出“便利准入、流程再造、协同创新、降本增效、畅通退出”全周期服务,持续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推动便利准入。市南区建立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预备案”制度,允许产权单位预先备案一套产权证明材料,实现“预备案”一次,后续入驻企业免提交,完成中山路改造项目,太兴里、三江里、海天中心等39处地址的“预备案”,改革成果惠及千余户市场主体。

  深化流程再造。即墨区创新“智能表单”改革,梳理合作社设立登记等事项申报材料模板,制作零基础办事指南,实现文书材料标准化、规范化,全区共有17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智能表单”完成了设立、变更登记。平度市创新实施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查”,将企业涉税信息、社保参保证明等高频查询信息,全部归集于市场主体电子营业执照,实现信息查询“指尖办”。李沧区实施初创企业服务制,提供集咨询、帮办代办、受理、评价于一体的“全链条”高效服务。

  加强协同创新。莱西市从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护士实际需求出发,创新推出医疗机构、医师和护士注册智慧化审批改革,开创了基层医疗卫生领域审批服务新模式。全省医护注册智慧化改革现场会在莱西召开,青岛市作为全国审批系统唯一一家被邀请代表,在国家卫生健康领域法治营商环境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持续降本增效。面向新开办企业发放开业大礼包,免费提供四枚印章,为企业年节省成本约8000万元。搭建“青易办”签署中心,每年提供电子签署65万次,助力行政审批、政策兑现、政府采购等事项“零跑腿”。

  畅通退出机制。推出简易注销、注销预检、代位注销、除名、强制终止、歇业等8项个性化退出便利举措,为市场发展注入活力。

  聚力资源配置,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深化交易制度改革,推行“应进必进”“一照通投”“电子保函”、远程异地评标全过程改革,持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拓宽平台覆盖面。加大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推进力度,积极推动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具备交易条件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入平台交易,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交易全流程电子化,预计年均为投标企业节约成本6900余万元。

  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全省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一照通投”,破解长期以来CA跨区域互认难题,实现企业从事公共资源交易“无介质、免注册、零成本”,预计年均为交易主体节省近500万元。

  深化保证金制度改革。大力推行电子保函,取消服务类、采购类交易项目投标保证金。全面清退应退未退的各类历史沉淀保证金,持续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全市共清退历史沉淀保证金3282.6万元,涉及经营主体379家、项目341个。开发完善投标保证金自动缴退系统,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推行远程异地评标。胶州市实现省内威海、烟台、济宁等六地市20个项目远程异地评标,交易金额达112.36亿元,实现了常态化运行。莱西市推行远程异地+“直播监督”评标新模式,切实打造“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阳光交易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5391个,同比增长18.98%。

  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作为全市最大的政务服务“窗口”,服务经营主体发展最直接、感受群众办事最真切、身处营商环境建设最前线,改革创新是事业的生命线,服务是最纯的底色。下一步,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将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服务,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助推行政审批服务提质增效,助力青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