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青岛,必近海、亲海、乐海,青岛的海岸线正“热”气腾腾,尤其是前海一线人流如织,市民和游客赶海拾贝,嬉水踏浪。然而,礁石、潮水、风浪……这些美丽风景也可能转瞬间成为安全“杀手”。海滨安全管理不容小觑,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应成为海滨安全管理的“组合拳”。
近年来,为切实保障游客安全,青岛多措并举,设置安全警示牌、救生圈、安全绳等设施,组建海域救援志愿者队伍,安排工作人员巡逻,使用广播提醒海域潮汐水位变化,根据天气和风浪情况及时封闭危险区域……但游客遇险、被困事件仍有发生。如何使用新方式、新技术进一步织密前海一线“安全网”,亟待管理者解码。
建议相关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安全警示牌提档升级,从1.0迈向2.0版。部分市民、游客对于沙滩上的“小心海浪 注意安全”等文字标识牌已经司空见惯,常抱有侥幸心理,风险意识不足。对此,管理方可以采用图片、LED屏幕视频的形式,详细直观地展示危险原理、警示案例,增加水温、浪高、涌向等海浪水文信息,增强信息触达效果,有效提醒游客在体验浪漫的同时敬畏自然、爱护生命。
更要依托科技打造“智慧海岸”,赋能海滨管理。管理部门可以向进入前海一线的广大游客精准发送潮汐提示短信;用无人机喊话的形式提醒游客远离危险区域;通过智能监控设施全面掌握海域情况,及时应对突发事件;通过抖音账号、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实时更新潮汐变化、天气情况,科普海浪背后的风险知识……为市民和游客的健康游、安全游、舒心游保驾护航。
海滨旅游正值旺季,管理升级正当其时。管理部门不妨与时俱进,探索更多样、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不断延伸沿海安全保障触角,筑牢海滨旅游安全防线,聚管理之力守护游客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