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做强“枢纽”,青岛畅通经济“流量入口”

青岛日报 2023年07月28日

  山东港口青岛港货场一派繁忙。 张进刚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提及开放与枢纽的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有这样一番解读:“高水平的开放促进了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人们喜欢住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好处就在于交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想法——枢纽就是人们彼此交流和互动的地方,同时也相互竞争,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想。”

  在他看来,开放经济与枢纽发展双向赋能,曾经的商品生产型城市也会因此转型为创新型城市,加州帕罗奥托和纽约是这样的城市,上海和北京也是。

  立于开放、兴于开放,当下的青岛更要把开放作为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增强门户枢纽功能,提升在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的位势能级。

  去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面向城市未来定位,青岛瞄准打造“六个城市”发力。其中,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正是要突出“枢纽型”城市发展导向。这意味着青岛正在将更高水平开放作为城市经济“流量入口”,围绕更好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流通,强化开放窗口、枢纽节点、门户联通功能,形成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类优势资源要素“引力场”,以此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

  建强枢纽节点

  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青岛有明确的对标方向,新加坡正是其中之一。

  港口,是新加坡的“发家”行业,也是新加坡最核心的支柱产业。自13世纪开始,新加坡港便是国际贸易港口。在新加坡港,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艘船舶进出。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转口港,80%的船舶经过时只为卸载和再装载,这里是东西方海洋贸易必经的航运枢纽。

  通过集装箱中转业务,新加坡港不仅获取了丰厚的收益,而且把握住了提升港口码头建设和管理水平最关键的抓手,抢到了先发优势。同时,还持续围绕核心功能提供升值服务,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找寻更宽领域的新增长点。

  积极发展临港工业是新加坡港早年提出的思路。多年来,新加坡做好了配套,且把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重点发展科技。新加坡政府素来注重先进技术在港口行业中的应用。早在1990年就投资建立了全国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贸易网,把国内所有国际贸易主管机构连接到一个系统网络中,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得益于这种复合运营策略,新加坡港口及中转业务对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不仅贡献了新加坡约7%的GDP,还创造了17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

  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海运能力之外延伸。新加坡在空运、炼油、船舶修造等方面也借兴港之势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并在衍生服务领域“开疆拓土”,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顺势崛起。

  新加坡的发展,始于港口体量,兴于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对资本、技术、人才、货物、信息等资源要素在流动、组合、分配、管理中发挥决定性影响的能力。

  青岛提出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与这样的发展理念同向而行,其核心就是要在全球通达能力、链接能力、配置能力、服务能力等多个维度实现突围。

  一些标志性指标已经出现——

  从4F级的胶东国际机场出发,244条空中航线可连接国内外169座城市;青岛港220条海运航线通达全球700多个港口,去年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第一;青岛还是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的重要国际货运大通道,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连续8年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一些向好趋势已经形成——

  7月18日、20日,两列满载长荣集装箱的新能源汽车海铁联运班列分别从西安国际港站、郑州圃田中心站发出,驶向山东港口青岛港,抵港后货物转海运销往欧洲地区。其中一列是比亚迪集团西安工厂新能源汽车在青岛口岸的首次发运,另一列则是上汽集团首次通过跨省海铁联运方式发运新能源汽车。以青岛港为节点,中国腹地新能源产业与欧洲消费市场实现了联通流动。

  在上合示范区,“海陆空铁”一体化物流运转流畅。紧盯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出海口”,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正加快构建链接起覆盖省内、辐射沿黄、横贯欧亚、联通日韩亚太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物流服务正在延伸。“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中老国际货运列车”以及跨境电商专列、重点企业供应链专列等,全力助推胶东地区外贸企业转型升级;7月17日,中欧班列(齐鲁号)首笔线上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于青岛成功落地,标志着“班列+进出口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取得新突破,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得以缓解。

  海陆空铁“经脉”日益畅通,让青岛成为庞大货物、客运“流量入口”,但如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何衍生新的服务,如何以枢纽之力辐射更大区域发展,仍是青岛要不断进阶的课题。

  当前,世界经济版图正发生深刻变化,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资源配置问题尤显迫切。上一轮全球化形成的价值链分工有可能重新洗牌,相应地,全球资源配置也面临调整。这样的调整在历史上不乏先例,青岛要准确把握大势,抢抓机遇窗口期,全方位对标具有先进经验的国际城市,在新一轮全球分工中抢占先机。

  强化门户联通

  越来越多权威城市研究机构的观察维度中,城市的经济指标不再是唯一的竞争力表现,和其他城市的联系度成为一个分量越来越重的考量,由此凸显出城市门户功能的重要。

  学术界的一个共识是,门户城市不仅是对外交通上的门户,还是对外贸易的门户、文化交流的门户、制度创新的门户。“国际门户”则意味着该城市在全球或区域城市体系当中应扮演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络八方的中心节点角色。

  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青岛,“国际门户”引领作用日益展现。来自全球的先进技术、高端产业、创新项目在青岛加速集聚,率先诞生的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变革。

  对标旧金山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等国际知名机场,它们同时也是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之地,依托机场形成的临空经济成为资源的汇聚点和经济增长极。

  自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场以来,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吸附高端资源,实现临空产业集聚集群……这里正在发挥类似“海绵”的作用。在139平方公里的热土上,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上合空港TOD等一批“核心载体”萌芽破土正加速生长。7月6日,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目前这里已引进各类项目十余个,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物流、跨境电商、保税展销等多个领域,高度匹配上合示范区优势产业,为与上合组织国家深化合作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今年4月1日起,山东港口青岛港正式作为离境港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结束了中国北方没有水路离境港的历史。该政策大大缩短了出口企业退税周期,将进一步吸引北方地区外贸支线出口货物及黄河流域周边货物向青岛集聚,促进港口加快从传统的装卸港、目的地港向贸易港、枢纽港转型升级。

  上述案例只是青岛“国际门户”带动辐射能力的一个缩影。通过提升重大平台开放能级,青岛将增强建设“超级门户”的底气。

  今年以来,青岛正在全域联动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充分调动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性主动性,市直部门主动“领任务”,区市踊跃参与,围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功能提升,推动示范区全面起势。

  青岛自贸片区叠加国家级新区、综合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经济合作区等多重功能政策优势,对标国际化的规则规制和管理标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率先推行跨国企业不见面审批、商事主体登记“即认制”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推动信用赋能、数字赋能和金税赋能行动,营造自由便利的投资发展环境。

  把青岛置身于全球坐标中方能看清,开放的“大门”立在哪里、能开多大,决定了城市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级水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速构建,青岛城市能级要跃升新台阶,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是必然选择。

  崛起开放高地

  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打造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开放,最直观的效应也体现在城市作为开放高地的进一步崛起,体现在城市吞吐全球的人才、资金和信息的量级,以及在国际金融、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话语权。

  今年以来,随着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打造,开放经济的样态在青岛变得更为丰盈:外资大项目持续加码。今年1-6月,青岛市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占全省24.4%。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7.8亿美元、增长140.7%。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5个,推动阿斯利康等标志性外资大项目落地,促进11家存量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3.9亿美元。

  国际交往合作水平再提升。今年1-5月,青岛市对外实际投资增长24.8%。8个商务部重点合作区入区企业达39家,带动出口44.1亿元。

  在不少世界500强企业看来,商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万流归宗”的开放青岛,是一个“把握了成长规律的城市”。如一位外企中方代表所言,投资的本质是认知变现,是对未来的确定性下注。外资“下注”青岛,正是选择与城市的未来站在一起。

  “21世纪,本质上是一场争夺供应链的角力。通过修建基础设施,打造供应链,实现资源、生产、服务、消费的连接。”美国学者帕拉格·康纳在《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一书中如是说。

  未来的城市竞争,不仅是经济规模的竞争,更是综合城市功能和资源配置能力的竞争,开放是其中的关键变量。

  面对广阔的世界舞台,青岛正以更高远的视野,营造开放大势,通过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建设,进一步放大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中的优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聚集全球资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