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加力“创新”,青岛澎湃“第一动力”

青岛日报 2023年07月27日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设计制造的雅万高铁列车,是我国首次出口国外的高速动车组,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的痕迹反复证明: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竞争空前激烈。面向未来,青岛在竞争中占据什么位置,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到什么水平。这就是青岛提出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现实语境”。

  去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瞄准打造“六个城市”发力,突出四个发展导向。其中,突出“创新型”发展导向,就是要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在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道路上,青岛聚焦创新策源、企业创新、人才集聚等维度,深度对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不断用领全国之先的创新之举,持续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企业创新能力,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平台耦合发展资源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随着我国科技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我们有机会、也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

  但新阶段,单纯依靠科技企业引进、科技项目落地、科学设施投入等“常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引领城市发展的需求,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成为一种“新打法”。作为科创要素的集合体,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促进资源相互耦合的有效路径,能最大限度地攻关技术、最具效率地扩散创新、最大力度地支撑产业。

  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加码资金支持,推动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向“高能级”迈进,已经成为先进地区的普遍选择。锚定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青岛的创新平台建设蹄疾步稳。

  其中,实验室作为带动城市科研突破的“火车头”,是青岛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之一。毕竟,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基座”,从根本上决定着科技创新能够“跳多高”“跑多远”。目前,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市重点实验室在内,青岛已经打造了较为完整的实验室体系,它们汇聚科技创新资源,不断吸引人才、产出成果,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创新平台还通过科技赋能,为青岛延长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发展“长板”。今年以来,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构建了商用车大数据技术分析等五大技术平台,要在青岛打造国际领先的商用车研发中心,既能利用青岛上下游产业的配套支撑,又能弥补青岛商用车领域的产业“缺口”;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组建的氢能装备先进制造中心,将为氢能高端装备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开展氢能高端装备设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和原理样机、工程样机研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先进装备及制造技术,服务于地方经济;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正发挥引领作用,开展下一代列车轻量化、轨道交通运载装备等关键技术攻关,带动“青岛制造”驶向世界……

  各创新平台聚集资源和能量,能够激发创新“裂变”。青岛“大手笔”支持创新平台,投入1亿元打造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研究院,通过“海创计划”给予300万元资金支持青岛中科国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实现燃气轮机的产业化……让科创要素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让科技创新平台发挥突破科学前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高新产业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重要职能,为青岛创新引领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技赋能彰显成效

  科技从来不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创新诞生于实际需求中,又“反哺”于产业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科技赋能彰显新成效,正成为城市产业升级、跃迁最有力的支撑。

  在青岛,海尔、海信、青啤等领跑全国的著名科技企业自不必多说,新生代的高新技术企业也不断成为各领域的佼佼者。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中,只有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才能涌现出更多的“硬核”企业,助推青岛站上创新发展的新风口。

  因此,青岛在培育科技企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新打法”,正通过深入实施“沃土计划”,完善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企再到上市高企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前不久,2023年第一批高企评审工作拉开帷幕,今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量也已达5190家,科技企业队伍正源源不断地补充着“生力军”。

  从科学技术到产业发展,企业是重要的“转换器”。“盯紧”企业发展这个关键,青岛需要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项目、资金、人才、平台、奖励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数据最具说服力:今年前5个月,青岛已支持“链主”企业承担省重大科技示范工程、获省财政支持近4.8亿元。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科技项目也进展顺利,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基地已奠基开工,海尔大健康高端医疗设备总部项目正加快推进,国药科技城项目已启动建设……

  科技企业根植于城市的产业沃土,并不断生长、壮大,反哺产业发展。在上个月召开的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青岛80个项目(人选)获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其中有不少“重量级”项目由“硬实力”企业牵头攻关完成。例如,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荣获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橡胶和填料连续液相混炼技术工业化生产,已累计实现营收50余亿元。

  除了头部企业,我们也应该把目光投向数量庞大的创新“底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中小企业机制灵活、试错成本低,因而创新效率较高。

  “放大”这一优势,青岛今年在全国首创“硕果金”政策,建立1.2亿元资金池,探索以“财政股权投资+无偿补助”的方式支持孵化器持股孵化。青岛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率先获得了政策的“垂青”。“作为‘第一笔资金’,‘硕果金’的投资对企业后续研发、生产、产业化来说十分重要,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其创始人冯庆宇说。

  科技企业的蓬勃生长,是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缩影。在今年2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科技局就曾公布一组数字——青岛70%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60%以上的在研科技攻关专项、75%以上的高企已经聚集在了十大新兴产业链上。

  这也从侧面印证着,通过科技赋能,创新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积了强劲动能。

  创新生态更加“美好”

  创业生态在哪里,创新就在哪里,资本与人才就在哪里。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健康创业生态系统中,世界级的创新企业与创新集群会不断涌现,进一步强化其所在城市或地区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地位。

  青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就要瞄准制度、人才、园区、金融等重要的创新生态要素不断加码,强化科技创新供给、优化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力。

  制度的改革是转变风气、活跃生态的“起点”。作为“风向标”“指挥棒”,科技奖励的改革正在不断突出重点领域、培育前沿领域,以便更好地面向未来、服务未来。作为全省科技奖励改革唯一地市,青岛锚定七大优势产业、十大新兴产业、七大未来产业,对科技奖的设置进行优化。

  人才是最大的创新资源和最重要的创新生态。强化人才引进培育,青岛实施高端人才引领计划,1-5月份新增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家,博士后进站178人。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还要“抓住”创新创业高地。作为地方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国家高新区就是城市科技创新的强引擎,是拉动城市发展的“火车头”。通过建立高新区培育分园区,青岛已经在全省率先实现高新区在行政区(市)全域覆盖。全域发展高新区、用高新区成就青岛,青岛国家高新区的全国排名两年上升7个位次,位列全国第13名。

  创业之难,难在风险大、失败率高。要让更多人愿意创新、敢于创新,就要想方设法解决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这就是科技金融结合的重要意义。科技金融活跃了,才能激荡起创新创业的一池春水。今年以来,青岛成功举办全球创投风投大会,总规模587.32亿元的55个项目集中签约。商业银行扶持企业力度再提升,已累计助力企业超2400亿元。

  在科技创新资源战略布局深度重构的当下,青岛还在全球坐标系中审视自己,要在世界舞台上有新的作为。“国际范儿”如何凸显?聚全球英才而用之是青岛的选择之一。

  一座飞速发展的城市,可以让全世界成为它的人才库。近年来,青岛不断提升对外籍人才的服务水平,已经第11次上榜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正加速崛起。

  “国际范儿”还体现在蓬勃活跃的国际交流活动中。放大区位优势,一个个高规格、国际化的论坛、会议频频在青举办。仅仅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青岛就陆续举办了2023年中日韩工程技术大会、2023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2023青岛国际水大会等多场国际会议。每一场会议都汇聚了来自全球的行业专家,留下了卓有成效的真知灼见。

  “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带着这样的“初心”,青岛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城市创新能级稳步攀升,在国家“创新版图”上的“可见度”也越来越高。在全国乃至全球各类科技实力评选的榜单中,青岛频频跻身“第一梯队”,稳住了全国前十的科创城市地位。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对标部分先进科创城市,青岛在高校院所的数量、科技企业的规模、科创生态的完善等方面仍存在追赶的空间。对标之下,青岛要扬长补短,更加注重面向全球开放、整合创新资源的国际化创新。

  “国际化”“创新型”,这是青岛城市规模和等级演进到更高级阶段的必然选择,是青岛立足国内、国际创新全新态势和未来趋势做出的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