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的才气、文气和侠气

他喝遍了青岛太平角的咖啡,爱吃王哥庄大馒头,现受聘为海大驻校作家
青岛日报 2023年07月03日

  ■这个夏天,王蒙先生与王干先生相聚青岛,再次对新时期文学的现场进行深情回望。   (照片由采访者本人提供)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1988年11月至1989年1月,著名作家王蒙与青年评论家王干陆续进行了十次文学对话,对当时活跃文坛的众多实力作家作品进行了真诚友善的点评和客观冷静的预测。他们的对话以单篇形式甫一发表,便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结集为《王蒙王干对话录》出版,广受欢迎,不断加印和修订再版,文学青年几乎人手一册。

  时隔35年,2023年的这个夏天,王蒙先生与王干先生相聚青岛,再次对新时期文学的现场进行深情回望。两人在青岛的文学对话,将被加入今年10月份即将修订出版的第六版《王蒙王干对话录》。

  28岁被尊称“干老”

  文学批评给予作家成长的力量和体恤的共情,这体现了一个评论家对文学作品的甄别能力和审美思想以及强烈的独立意识。出版《王蒙王干对话录》并在文坛引起轰动的时候,王干只有28岁,王蒙也只有54岁。作为“《新时期十年文学大观》的简写本”,这本书当之无愧地载入中国二十世纪末文学批评史。莫言、余华、贾平凹、张贤亮、马原、汪曾祺、陆文夫、张洁、铁凝、王安忆等一个个作家的群像,成为当代文学重量级的时代图景。从那时起,还不到30岁的王干,作为“京城文学圈的突然闯入者”,就被尊称为“干老”了。当然,这种“老”是用来形容他文字的老练、老辣,以及通达的性情指向,即王干的少年老成和人情练达。

  对话是一种带有平视色彩的交流。实际上,进行《王蒙王干对话录》的时候,王蒙与王干不仅有年龄上的“代沟”,还有着如今看来基本不可能实现的对谈条件——那时王干还是一个从江苏刚到北京的基层文学工作者,而王蒙不仅是著作等身的大家,还是当时的文化部部长。给他俩牵线的“月老”是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胡乔木同志。

  眼界高时无物碍,心源开处有波清。“父亲辈的王蒙结识儿子辈的王干,仰仗的是爷爷辈的胡乔木。”当时胡乔木偶然看到了王干写莫言作品的评论文章,对他非常欣赏,遂将其推荐给了王蒙。于是,便有了之后的文学佳话,以及王干在文学圈的“豪华”开场白和王干特色的文学批评现象。

  “记得当时王蒙先生邀请我进行对话是一个周末,他费尽周折找到我地下室招待所的电话。听到王蒙的声音,不敢相信,居然梦想成真。因为我当时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有机会和我的偶像王蒙先生一起谈经论道。”回忆起当年的情景,王干坦言,当时内心里很害怕“对”不起来,当不好配角。好在王蒙先生的学识和魅力,如醍醐灌顶,让他开窍了,对话十分精彩。

  “当时王蒙先生很客气地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对话的录音由我整理。我至今还收藏着当年的录音磁带。”这个“惯例”保持至今,此后每次新的对话还是王干来整理,不同的是录音会完整地保存着,还有视频录像。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王蒙与王干成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交。三十多年来,无论是正式“对话”还是文学活动,一个眼神一句话,二人彼此心领神会,更是一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精神默契。今年4月份,王蒙更是亲临江苏泰州,为“王干书屋”揭牌,加持这个王干故乡的名人文化地标。

  两个月后的6月中旬,“王蒙先生从事文学创作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中国海洋大学成功举办。王干与另一位作家赵德发作为驻校作家的聘任仪式,成为这一系列活动的第一幕开篇。聘任仪式后,王干作了《王蒙的现代性反刍》学术报告。这期间,王蒙与王干又在海洋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新颖而鲜活的当代文学对话,作为《王蒙王干对话录》最新修订的补充,内容一以贯之的充满“与时俱进的当代魅力与人物弧光。”

  这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对话”,是对文学的当代内核与时代边界的叩问和致敬,亦是对彼此年轻岁月的崭新链接。年龄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他们的目光始终明亮,他们的精神始终飞扬蓬勃着新鲜灿烂的活力、光芒和好奇。

  “王干,我跟你说,你不要偷懒!你还有70%的空间需要努力。”在王干书屋的揭幕仪式上,已近九旬的王蒙不忘“鞭策”这个他眼中的“毛头小伙”。王干非常欣然和开心于王蒙先生这种如同舐犊情深般的“苛责”。实际上,如今的80后90后,更多人愿意把“干老”叫作“干青”,因为王干在文化上“出其不意”的惊喜与机智,是一种最好的青春表白。

  “王蒙与海大,是海与海的融合。海大是一所有学术传承,有学术风景,人才辈出的高校,它本身就是一片海;王蒙先生,他也是一片海,是文学的海,文化的海,也是智慧的海。海与海的融合,产生的不是‘化学反应’,是‘核反应’;海与海的相加,不是1+1=2,而是‘海的平方’,海的‘N次方’,海的‘海方’。”在“王蒙先生从事文学创作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上,王干真情告白:王蒙与海大的结合,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传奇,形成了文学与科技璀璨交映的平台,“海纳百川”,犹如“星链”,覆盖了海洋、大地和天空。

  将“太平角的咖啡”推向全国

  自2002年以来,中国海洋大学聘请了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为首席驻校作家,并先后聘请了毕淑敏、余华、迟子建、张炜、尤凤伟、莫言、贾平凹等12名当代著名作家为驻校作家。

  “这枚红色的校徽对于我来说,是沉甸甸的,在我心中占据很重的分量。”虽然此前受聘于多所高校的教授,但王干还是很“得意”于海大驻校作家这个新身份。“赵德发兄是正宗作家出身,我是后来者。我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三部曲:评论家,编辑,作家。其实我最早的梦想就是作家,一直被评论家甚至青年评论家的帽子戴着,如今是脱帽作家了”。

  甚至手持学校给配备的宿舍楼钥匙,从位于中国海洋大学麦岛校区54号楼的作家楼,自在地出入,王干说,“那是回家的感觉。青岛对于我来说,从此更有一种类似故乡的亲切与松弛。”

  近年来,以文学为轴,王干与青岛互动绵密深刻,几乎每年都会来青岛几次,或讲座,或签售,或笔会,或展览,或会友,不一而足。他的讲座,成为很多青岛作家和文学爱好者里程碑意义一样的节点;他的签售,在青岛掀起了此起彼伏的“王干”热,青岛作家姚法臣便是打响了炙热的《人间食单》全国读后感征文“第一枪”的作者;还有着书法家身份的王干提议,成立了以作家为主体的“琴岛作家书画院”;王干评价青岛作家王开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里写美食最好的作家之一”……

  因缘际会,他在太平角驻足的辰光相对较多,因此也就有了那篇为青岛城市宣传代言的《太平角的咖啡馆》一文。这篇不到两千字的散文,以隽永、唯美的笔触描摹了当下青岛的时尚、浪漫、青春,将青岛最美网红打卡地之一的太平角推向了全国。早年,寓居在青岛的梁实秋、老舍、闻一多、苏雪林等文学大家曾留下了一篇篇与青岛有关的文章,余音绕梁至今,成为青岛脍炙人口的城市宣传文本。王干这篇文章,去年8月在《光明日报》洋洋洒洒刊发以来,广为流传,被视作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有温度的名家写青岛的篇章。如今,“太平角”和“咖啡馆”已经代入为青岛文旅的两个大IP,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流量与影响力不可限量。

  “来到太平角,不喝一杯咖啡,好像没到青岛一样。啤酒是青岛的特产,到青岛必须喝啤酒,但啤酒可以带回去喝,青岛啤酒在哪里喝味道依然不变。太平角的咖啡是没有办法带回去喝的,喝咖啡是需要风景的,或者说是需要环境衬托的。在太平角喝咖啡,你能感受到的必须‘在场’……”王干在太平角感受着独特的咖啡文化,他的《太平角的咖啡馆》在转承启合间,婉转着青岛的风格、风情、风物与风景。

  “《太平角的咖啡馆》釆风时,我也在场。我们喝了各式各样的咖啡,干老和几家咖啡馆的老板娘风趣地搭茬聊天,妙语连珠,对此篇佳作的构思,或有别样启发;此外,《人间食单》书中至少还有一两万字,是干老在青岛莫奈花园小住时完成的。”青岛作家王开生是王干在青岛的文友,莫奈花园的招牌即是王干书写。《太平角的咖啡馆》一文被王干收录在他的新著《人间食单》中,可见王干对青岛和太平角的钟情。

  “我觉得青岛应该大力宣传咖啡文化。”王干说自己常回老家吃家乡菜,在老家待一段时间后会特别想吃青岛的戗面馒头,“王哥庄大馒头很有嚼劲,我喜欢,尤其吃过几次包子后会想念。还喜欢吃青岛的馒头片蘸末货酱。”

  当代文学的“常青树”

  “文字活泛如蝴蝶,气韵爽然如晨光,道行深幽如潭水,格局早已逸出小文坛,放眼大文化。”王干是科班出身,毕业于扬州大学中文系。1979年在《雨花》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王干随笔选》《王蒙王干对话录》《世纪末的突围》《废墟之花》《南方的文体》《静夜思》《潜伏我们周围的》《潜京十年》《尘界与天界:汪曾祺十二讲》《人间食单》等学术专著、评论集、散文集。他曾任《文艺报》编辑、《钟山》编辑、《东方文化周刊》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文学选刊》主编和《小说选刊》执行主编。2010年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他的文学路子很宽,既搞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又是资深的文学编辑,而且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光芒四射的才气与文气,一口软糯的南方普通话,是王干典型的“搭子”标签。其实,王干骨子里的侠气,是另一种无形而珍稀的“气场”,令其超脱了素常的文人行事和世俗的羁绊规范,形成一种独特而宽阔的王干文学现象。他的文学历程为这个时代留下了足够多的现场文本,尤其在早期的文学评论中,严丝合缝地印证了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王干就像一个头羊,率领着江苏的群羊,一拨一拨地冲向中国文坛牧场。”作家徐坤曾在一篇文章这样记录,有那么几年,江苏文坛咕嘟咕嘟成串往外冒新人,除了跟新人们自己的刻苦努力,还跟王干这样有代表性的编辑分不开。他们共同在为推举新人、为中国的当代文学建设进行着无声无言、实实在在的努力。

  的确,在编辑岗位上,王干除了联系名家,还发现和扶持了大量业余作者。他策划的“联网四重奏”活动,由《钟山》《大家》《作家》《山花》四家有名的刊物共同拿出版面,推介文学新人,这个活动持续了几年,成为文学界引人瞩目的事件。很多活跃在当今文坛的青年作家,多多少少都被王干的“慧眼”关注过。

  这是新时代中国文学评论界的一个独立而丰富的存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文学批评实践,王干已经建立起他自己独立于京派、海派两大文化脉络之外的,一种新型的批评写作文体,即南方的文体。王干在《寻找一种南方文体〈自序〉》如是写道,“南方的文体不是一个流派,也不是一个‘主义’,更没有宣言,他是评论的一种状态,一种犹如蝉之脱壳之后的新状态。南方的文体是一种作家的文体,是一种与河流和湖泊相对应的文体。”

  王干的《人间食单》是近年来美食类散文随笔的高光之作,去年底出版以来,引起各大媒体及读者的广泛关注,迅速登陆全国多个文学图书榜单,甚至有圈内人将这本书誉为“汪作”之后最有味道的美食文集。

  其实对于王干来说,能够在文学上取得如此成就,便是受到了汪曾祺的影响。1987年11月,因为参加全国中篇小说评奖,王干被北京《文艺报》相中,到了北京。此后,他便有机会登门拜访汪曾祺,并一起切磋文学和美食。王干幸运地成为除汪曾祺家人外,品尝汪曾祺手艺最多的人。“的确我和汪老交往的时间很长,与他的家人也十分交好。汪老的文学成就我只能高山仰止,但就他对美食的热爱和书写来说,我是有信心做传人的。”

  被誉为“汪曾祺美食传人”的王干实际非常谦逊,他的专著《尘界与天界:汪曾祺十二讲》,对汪曾祺的小说、散文、书画艺术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与阐述。该书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又以“讲”的形式实现了雅俗共赏,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汪曾祺其人其文。该书中,除了对其作品的论述之外,也分享了他与汪曾祺深厚的交往。

  6月19日,“曹雪芹家族、《红楼梦》和大运河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扬州召开,王干与国内外多位红学家在这个研讨会发表了演讲。无论多忙,王干每晚临睡前都会读一读《红楼梦》,“这种感觉非常美妙,就像谈恋爱一样,我和《红楼梦》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越说越多,永无止境。”

  其实关注《小说选刊》的读者们都有印象,多年前王干就开始了从《红楼梦》说起的专栏。他很早就读《红楼梦》,从2009年开始解析《红楼梦》,从“意象化”“任性”“青春与沧桑”入手,各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巧思与观点,带领读者领略了另一个迷人而特别的“大观园”,让红迷们重新体会“每一次读来都有新感觉”的《红楼梦》之妙。

  近日在青岛,王干向记者透露,正准备出版《红楼梦》研究的著作,是一部关于《红楼梦》原型批评的作品。对于这部“新红学”,圈内人颇为期待:“从近处看,它已经成为中国戏曲发生艺术转型的一个前沿和重点;放远点看,它有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当代转化的一个缩影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