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梁

洗海澡

青岛日报 2023年06月19日

  如果你对一个青岛人说要去海边游泳,那他大概率会觉得你是外地人。本地人把去海里游泳称作“洗海澡”,其实二者之间并没有太迥异的况味。而且“洗海澡”也并不是真的在海里洗澡,且不说海水腥咸,能不能洗干净是个未知,只是那一波又一波的浪头就让你四肢忙碌,哪里还得空上搓搓,下洗洗。青岛人称洗海澡,多是沿用老叫法,地方文化所致,就像武汉人的“过早”,英国人的“下午茶”一样,都是习惯使然,没什么道理可言。

  关于“洗海澡”一词的由来,大约已无从可考。从1902年海滨浴场正式对外开放,到今年已经整整120年的时间,而“洗海澡”一词大抵是本土产物,在条件尚且简陋的过去,或许去海里真的是为了洗澡也未可知。不管怎样,吃嘎啦、喝啤酒、洗海澡成为了青岛的地方特色和旅游标配,无论对于地域文化的渗透发展还是对岛城特色旅游提亮增色都有一定的贡献意义。

  没有人不爱大海,只是爱的方式千差万别。有人把大海比作母亲,寓意大海博大宽广的怀抱,像母亲温暖的臂弯和母爱的伟大。科学家们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从人类的诞生开始梳理,猜测人类是从古猿演化而来,后来也有证据表明,人类也可能是从海洋走向陆地的生物之一。很多人耳廓外部会有一个不易察觉的小孔,被认为是曾经用腮呼吸的遗留证明。这样的猜测或者研究并不是空穴来风,想想海水是咸的,人的眼泪也是咸的,这难道只是巧合吗?人类虽然经过几千万年的演化,已经脱离了海洋,但在基因中,还深植着大海的印记,既然大海可以孕育那么多的生物,为什么不能也把人类“孵化”出来呢?

  想得太多,就会失去洗海澡的意境,毕竟,对青岛人来说,洗海澡是件惬意的事,大概不必做任何升华。穿戴好泳衣,戴上泳镜,涉水缓缓而下。切不可心急,海水与体温毕竟有差,直接冒险钻入,极有抽筋的风险。常年冬泳的老者,皮肤黝黑,胴体发亮,多是先躺在沙滩晒个五成,再慢慢潜入海中,退热消暑,沁人心脾。水性好的健将自然可以横冲直撞,水性一般的人还是贴近拉拦鲨网的浮漂一路纵深,若是体力不支,也可以借浮漂修整体力,借机一观海天盛景。见到花花绿绿的“海中劫匪”,也不要诧异,那是青岛海边的另外一道风景线——脸基尼,是爱美的大姨们,为了防止晒黑和防海蜇的伟大发明。

  说到海蜇,每年数不清的人会被它蜇伤。那股麻、痒、痛的酸爽令人久久挥之不去。恍是如此,仍然抵挡不住人民群众洗海澡的热情,就像啤酒加海鲜容易导致痛风,人们也还是放不下那口念想一样,洗海澡是会上瘾的。而被海蜇蜇伤的人,似乎也并未觉得倒霉,反而喜得在聚会宴席上向众人展示一番,大谈高论自己是哪天下的海,游到什么位置,海蜇有多大等等,绘声绘色的描述定会稳夺当晚宴会主角,引来一众羡慕,身体受那点罪,也便不是罪了,而成了炫耀的资本和与大海亲密接触的铁证。

  总之,作为青岛人是幸福的,拥有一片无声无息的海默默地拥抱着,摇荡着,也彼此见证着。或许可以借用吃烧烤的那句梗,没有什么烦恼是洗海澡洗不掉的,如果不行,就多洗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