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研究的新视角

——评《社会合作治理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青岛日报 2023年05月14日

  臧秀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在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的背景下,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社会关系都发生了改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社会合作治理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正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推出的一部学术专著。本书紧紧围绕社会治理问题展开论述,既有深入的理论阐述,又有结合实际的实证举例,总体来看,体现出三个鲜明特点:理论的创新性、结构的系统性和内容的实践性。

  从理论创新性来看,本书从社会治理体制中多元主体建立合作治理体系为切入点,从理论支撑、历史发展和实践基础三个层面阐释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形成和发展,论证多元主体合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和公众力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加强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在坚持党委领导前提下,促进各方通力合作,建立社会合作治理体系。本书对社会合作治理体系中各个主体的定位、职能、分工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明确,提出社会治理过程需要每一个治理主体在自身结构功能优化基础上,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建立良性合作互动关系,各治理主体之间通过协同合作,共同完成社会治理任务。

  从结构系统性来看,本书共分为六部分,分别从理论逻辑、现实基础、路径选择、保障体系、实证举例和理论前沿等方面研究阐释,系统全面分析了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对如何建立社会合作治理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社会治理多元主体每一方面的制度安排入手,论述了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改革措施,探讨了如何在党委领导下,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框架,实现政企互联、政社互动、企社互融,建立良性合作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机制建设的高度提出了建立协商机制、共享机制、行动机制、动力机制、调节机制、监督机制等六个方面合作机制,从保障措施的维度提出了法治建设、人才队伍、技术平台、评估制度、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具体措施。

  从内容实践性来看,本书结合青岛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推进社会合作治理精细化的实践、搭建扩大公众参与平台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2020年5月,青岛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批试点城市。三年来,青岛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进一步健全治理体制、完善工作布局、创新治理方式,构建起市级统筹主导、区(市)组织实施、街道(镇)抓基层基础、城乡社区开展网格要素治理的工作格局,切实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号角,将社会治理作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进行部署,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目标,提出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总体要求,社会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提出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希望《社会合作治理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能在学术星空中点亮一束光,成为推动我国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前进的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