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本报2月26日讯 为持续优化青岛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落地落实,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外贸保稳提质,24日下午,由市口岸办、青岛海关、市商务局等联合举办的“青岛口岸讲坛”首期活动“海关政策解读——走进专精特新企业”在知乎城市空间举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口岸政策,协调解决“痛点”“难点”问题,更好地搭建政企互动平台,助力外贸企业稳步发展。
讲坛活动中,青岛海关关员、海程邦达物流专家、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律师从不同角度,对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云港通”智慧查验平台应用、AEO和海关信用管理、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海关监管等相关政策展开解读。在互动环节,企业结合工作实际就有关业务开展提问交流。活动结束后,青岛海关、市口岸办业务负责人与部分企业座谈,现场征询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解答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政策问题。近30家“专精特新”企业参加了现场活动,线上观看人数超1.8万人次。
近年来,市口岸办协同口岸各单位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帮助广大外贸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口岸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政策宣介活动,得到了广大企业的认可。着眼增强为企服务的精准度、实效性,市口岸办联合海关、商务等部门,精心打造了“青岛口岸讲坛”品牌,继本次“海关政策解读——走进专精特新”活动后,还将开展口岸政策系列“走进”活动,聚焦企业需求,开展精准服务,深入实施口岸政策“精准滴灌”工程,切实增强企业享惠用惠获得感。同时,通过这一品牌打造,进一步健全完善政企联络机制,企业在进出口环节遇到的实际问题,政企双方联络员可直接对接,通过“跨境贸易便利化直通车”服务机制,实现助企纾困快速响应。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市口岸办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及时了解企业诉求,主动做到“有求必应、靠前服务”,确保每一期活动都能让企业从中受益,为推动青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