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的圈层爆款不同,《狂飙》真正实现了跨年龄层的火爆——

《狂飙》在狂飙

青岛日报 2023年02月13日

  ■《狂飙》剧照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芝萌

  热播剧《狂飙》已经收官,而围绕该剧的话题还在继续:剧中提到的《孙子兵法》脱销,现实中重名的强盛集团被带火了,“吃鱼”取代《隐秘的角落》中的“爬山”成为网络新梗,“今天你《狂飙》了吗”成为大家的社交话题……与以往的圈层爆款不同,《狂飙》真正实现了跨年龄层的火爆。2月7日,《狂飙》官方发布了收视战报,据CSM全国网数据,全剧平均收视率1.54%,平均收视份额6.99%。在2月1日大结局当晚收获了3.78%的收视率(数据来自酷云),11776的内容热度登顶爱奇艺热度值总榜第一。多项收视数据打破纪录,可谓国产电视剧开年第一“爆”。

  《狂飙》倒叙,巧妙布局

  《狂飙》带火了一个词“虾系剧”,即把剧情“掐头去尾”,就能越往后越肥美,这恰恰是《狂飙》叙事结构的精妙之处。以倒叙开头,《狂飙》剧情时间跨度长达20年,讲述了安欣与高启强在2000至2021年期间的惺惺相惜和正邪对立,又用正叙的方式,聚焦京海市扫黑除恶斗争。两条线穿插进行,涉及京海市各级干部、基层干警、调查指导组,以及涉黑商人和手下等群像。导演徐纪周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是按三幕式的方式拍摄的,通过一个人带出一群人,通过一群人展现一个时代的变化。”

  三段式的叙事解构除了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目睹社会20年之变外,叙事上的蒙太奇手法,也让剧中人物的阶层和身份在流动、互换。曾经年轻气盛、一腔热血的警察安欣,20年后为何满头白发?起初无权无势、被人欺负的鱼贩子高启强,又怎样一步步成为危害一方的“黑老大”?作为一部扫黑剧,《狂飙》把悬念和叙事视角放在两个小人物的人性转变和人物命运上。

  演员飙戏,观众入戏

  “建议查查张颂文,不像演的。”网友的这句玩笑话,成功登上热搜第一。这是对《狂飙》中饰演反派高启强的张颂文演技的最高评价。张颂文通过诸多细节还原了一个十分立体的人物形象。有网友在他微博下提问,为什么会有高启强在鱼缸里洗手这个小设计?张颂文回复:“以前我在市场买菜时看见鱼档的老板这样,我就用上了。”正是张颂文细致入微地观察刻画,将反面人物高启强去脸谱化,呈现出其善良与邪恶兼而有之,却又一步步跌入恶的深渊。与张颂文相反,张译饰演的警察安欣心怀正义,凭借一股“轴”劲办案,其表演既不能“傻白甜”,又不能表现得太“迂腐”和“平庸”,在年代的跨度下,张译演出了青年时期的纯真、勇敢和中年时期的谨慎。

  除了“双张”演技“狂飙”之外,吴刚、倪大红等一众戏骨演员,也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高叶、林家川、苏小玎等一批中青年配角都贡献了不俗的演技,让观众“入戏”。

  扫黑题材何以“狂飙”

  与古偶剧、仙侠剧等长盛不衰的类型不同,扫黑剧并非电视剧市场的长期主流,《狂飙》高热意味着国产扫黑题材的剧集又迎来一个“春天”。

  事实上,在21世纪初,《黑冰》《黑洞》《征服》三部扫黑剧,曾与古装剧、家庭剧在电视剧市场并驾齐驱。然而,扫黑题材的特殊性让该类题材的创作颇具挑战,既要扫除黑恶,又要留有悬疑;又要有正邪冲突,还要体现人性碰撞。《狂飙》的进阶之处在于,还原一个人如何变“黑”。比如,高启强作为菜市场底层,因结识警察安欣偶然尝得人脉资源的好处,并由此滋生出与人利益交换的条件;比如,杀手老默出狱后本想改邪归正,但曾经的犯人身份让他心理扭曲,最终再次犯罪。

  如何完成真实案件的取材、改编、融合,也是扫黑剧面临的难题。《狂飙》以窥斑见豹的方式,将真实案例融入剧情中,围绕徐雷命案、莽村土地工程和调查组办案三个核心事件展开,牵扯出复杂纷繁的灰暗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