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化创新引领上加力提效

——住青省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话“创新”
青岛日报 2023年01月17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成龙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作出专门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强调,要在强化创新引领上加力提效,扎实落实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

  “完善人才评价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壮大博士后人才和外国留学生队伍”“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和人才优势,紧密衔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融合发展,加快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完善‘卡脖子’技术评价标准”……连日来,参加省人代会的住青省人大代表围绕创新引领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是山东融入和服务国家创新布局的战略支点,是推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过去一年,山东高能级创新平台持续扩量提质,加速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未来需要持续构建国家、省、市三级实验室体系,以高能级创新平台赋能高质量发展。“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25家左右全国重点实验室和10家左右省实验室,其中,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是重要方向。”省人大代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表示,目前,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有10家,但均没有布局在山东,建议持之以恒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争取力度,进一步加强涉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与国家实验室相互支撑的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重大基础设施。

  创新型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是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创新主体。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报告提出要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揭榜挂帅’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70%以上由企业牵头,这进一步凸显了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有利于推动更多优秀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省人大代表、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防说,关键核心技术往往需要多方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合作攻关,“建议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基于共同目标和资源共享、成果转化、风险共担的重大科研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支撑,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主导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济青人才集聚平台。在省人大代表、青岛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王乙潜看来,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各类创新人才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山东事业发展中来。“同时也要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在营造一流人才生态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王乙潜建议,从人才布局、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三个方面加快形成适应我省乃至国家战略需求、遵循科技创新规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高质量人才生态,具体做法包括加快建设全要素集聚、全链条支撑的创新生态圈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完善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教育链条,推进落实好“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高校、企业、第三方机构和学术共同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等。

  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力保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让各类人才放开手脚、创新创造。省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康复大学(筹)校长董尔丹建议,完善科技评价体系,鼓励科技领军人才牵头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聚焦交叉融合前沿领域科学研究。同时,重视青年战略科技人才的培养,强化政策支持,优化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