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模式”为数字会展产业赋能

岛城会展业迎来数字化转型机遇 “产业链+工业互联网+会展”为行业发展破局
青岛日报 2022年12月09日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会展业的趋势所在。今年以来,疫情给以人流量反映热度的会展业带来影响的同时,也给岛城传统会展带来了变革的压力和机会。在此形势下,数字展会的发展和应用,为会展业“破局”打开了另一扇窗口。

  展会释放数字化新动能

  一套房子从看房到成交分为几步?这个问题在今年7月份举办的2022山东(青岛)宜居博览会上有了全新的答案。

  7月31日,为期三天的2022山东(青岛)宜居博览会(以下简称“宜博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落幕。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届宜博会采用线上线下一体化办会模式,精心打造VR线上云展馆,吸引线下2万余人次进场参观,线上“云逛展”互动人数达400万人次,充分彰显了展会的生机与活力。来自济南的市民李先生便是此次“云逛展”大军中的一员。通过“云逛展”,李先生完成了自己在青岛置业的心愿。

  据了解,李先生定居在济南,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往返于青岛和济南两地。每次来青岛,长则半个多月、短则一两天,住宿成本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于是李先生打算在青岛购买一套公寓用于自住。宜博会期间,身在济南的李先生通过宜博会云展馆,了解到参展楼盘的有关信息,在线锁定了心仪的公寓项目户型和楼层。展会结束后,李先生专程来到青岛签约,完成了自己在青岛买房的心愿。

  云逛展、云成交,李先生这看似不寻常的经历,正在青岛会展行业不断上演。疫情之下,传统会展业面临着考验,而在危机的另一面,也推动了会展新模式、新技术的加速应用,数字展会正成为会展业发展新动能的突破口。

  7月13日-15日,中国(青岛)首届RCEP国际食品饮料数字博览会在青岛举办。本届展会采取数字线上展的方式进行展出,参展商超过1200家,其中65%为国内参展商,35%为海外参展商,专业观众累计访问量突破151万人次,撮合交易额超过8.9亿元,超九成展商有意再次参展。本次博览会搭建面向全球的食品饮料行业交流平台,千家企业上线参展,将传统会展模式的“在场”改为“在线”,促进了供需双方精准连接。

  除了数据所显示的成交意义,此次博览会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探索形成了“产业链+工业互联网+会展”产展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这标志着我市相关产业区域性国际交流数字平台的成功搭建,不仅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互联网+”的先行案例,也为后疫情时代数字会展业破局、围绕“四新经济”做强产业链集群探索了新的路径。    

  数字会展形成“青岛模式”

  产业链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会展业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借鉴成功数字展会的做法,青岛正按照“聚焦一条重点产业链、办好一个会展活动、搭建一个数字生态、集聚一批优秀企业”的思路,在数字会展方面形成“产业链+工业互联网+会展”的“青岛模式”。

  康福莱控股集团董事长薛平认为,青岛工业门类齐全,拥有多个享誉国际的品牌,并曾举办过多个有影响力的行业展会。同时,青岛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以工业互联网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结合产业链和工业互联网举办数字展会,既是助力青岛产业实现多元融合和转型升级地重大创新,也是提升产业链、做深集群化、聚焦“四新经济”开展精准化招商的一次有益探索。以食品行业的首届RCEP国际食品饮料数字博览会为例,数字展会通过模拟线下展会交互场景,以“建链、强链、补链”为导向,与工厂的ERP、MES系统完成API系统对接,并且通过“云展会”进行各区市的招商推介及品牌推广,可以为中小食品企业赋能,为食品产业赋能。

  青岛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王德文表示,线上会展的实现,与5G、直播、VR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息息相关,伴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线上展会也有了更多的新玩法,例如虚拟展馆、多渠道推广引流等。在“面对面”到“屏对屏”的过程当中,利用好新技术手段,能够为企业扩展营销渠道,也能使会展主办机构对今后会展模式有新的摸索。

  他认为,线上会展是对线下会展的补充和发展,对展会的导流和升值作用较大。但线下展会的交互体验感是现阶段线上展会无法代替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展会在举办线下展会的同时,将参展商的企业简介、产品介绍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搬至线上平台,从而打破传统展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全天候在线展示。“线上线下双展联动并不是说线上展会能够取代传统的线下展会。从趋势上来说,线下展会依旧是主流。毕竟对于观众来说,线下展会的实际作用是眼见为实,作为传统的线下展会,现场可见、可触碰、可体验、可交流是不可或缺的优势。” 

  吕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