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不是免死金牌,对那些躺在过去“功劳簿”上睡大觉的老字号企业,应用市场的力量果断“淘汰”

老字号焕新,更需回归商业本质

青岛日报 2022年11月28日

  □王伟

  近日,青岛市公布首批28家“青岛老字号”企业名单。随着首批“青岛老字号”获认定,青岛市正式形成老字号“国家、省、市”三级存续体系,未来将为老字号企业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老字号是传统文化和商业文明的积淀。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保护支持老字号、挖掘老字号文化等方面不遗余力。今年9月,广东省出台《广东省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培育10个老字号集聚区、特色区等具体目标,堪称政策扶持“大礼包”。武汉、无锡等地都曾推出老字号开设分店的补贴政策,2018年苏州还曾清理观前街商铺,并提供大额补贴来引入那些原本负担不起租金的老字号。

  但“老字号”们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以“中华老字号”为例,商务部此前统计数据显示,千余家“中华老字号”中仅10%的企业蓬勃发展,40%的老字号勉强实现盈亏平衡,而近一半处于持续亏损状态。由此看来,“老字号”并不是企业持续发展天然的“护身符”,老字号焕新不单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回归商业的本质。

  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是在竞争之下诞生的,也需要市场的淬炼才能历久弥新。有人曾总结出老字号“三大靠”:一靠政策扶持,二靠政府补贴,三靠政府采购。这些现象让一些经营不善的老字号企业得以喘息,但这样的发展终归不能长久。老字号的发展最终还需回归商业和市场,消费者的口碑和市场认同,才能赋予老字号长久的生命力。

  面对现代商业的激烈竞争,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 2021年,百年老字号“狗不理”关闭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让人唏嘘。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守着“老字号”的招牌以逸待劳,只有在商业模式和产品运营这些核心环节上不断创新才能保证基业长青。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同时,老字号企业应适时引入现代工艺和现代企业制度,结合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经营思路,推动老字号焕新发展。

  各级政府应建立对老字号的动态考核机制。一说振兴老字号,我们往往更重视保护与补助部分经营困难的“老字号”活下去,却忽略了如何让健康的“老字号”更好成长。“老字号”不是免死金牌,名头只代表过去,对那些躺在过去“功劳簿”上睡大觉的老字号企业应动态考核,完善警告淘汰机制。老字号传承应尊重市场规律,利用市场机制建立淘汰体系,让老字号市场群体更具活力,让老字号招牌的含金量更高。

  让商业的回归商业。老字号要走出一个新未来,更当自强不息、尊古不泥古,在市场的淬炼中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