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前不久,青兰高速公路(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工程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的好消息传来,让项目负责人史陈鹏喜出望外,“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办理完成用地预审手续,意味着这个环湾区域重大快速通道提升工程距离开工又近了一步。”史陈鹏说。
为了让这一重点工程推进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前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靠前服务,提前对方案进行严格的把关审核,最大程度上压缩手续办理时间。项目推进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让企业为政府的周到服务点赞。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事关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谋划一批、推进一批、实施一批”的工作部署,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发起土地保障和规划服务年度攻势,全力保障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规划引领,多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已编制完成
一个好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就是能从全局角度进行统筹规划,既要符合国家整体规划,还要结合地区发展实际,集中有限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交通一体化等目标。
“我们将城市未来发展置于交通强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国家、省战略背景下谋划和推动,围绕‘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精准把握城市发展定位,适度超前、科学谋划基础设施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级领导干部王集浩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编制完成《青岛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青岛市连续流道路规划研究》等规划,构筑公共交通主导、陆海空一体、地上地下有机结合的综合交通体系和集约高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进而助力构建“环湾引领、组团布局、蓝绿交融、网络支撑”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审批提速,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为了让项目以最快的速度落地见效,政府部门更要靠前发力。沈海高速、官路水库等交通水利工程是事关青岛未来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全局性工程,“对此,我们迅速成立工作专班,紧盯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等关键环节,在与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管理局协同推进的同时,高频对接国家、省有关部门,用足用好国家新政策,获取上级部门最大支持,尽快推进项目落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审批处处长宋健介绍说。
与此同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小沽河防洪排涝工程、官路水库工程、沈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青兰高速公路(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工程已陆续通过国家用地预审、省市规划选址,不断创出并刷新我市市政交通项目审批最快速度。
此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创新服务举措,推动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的7条线路139公里“批复即开工”,轨道交通全部在建线路达到11条,共219公里,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青岛;全力保障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劲松五路打通、南京路拓宽改造等重点市政道路工程落地实施;积极推进董梁高速、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重庆路快速路、唐山路快速路、山东路-鞍山路立交等重点交通项目以及高压架空线下地工程、清洁取暖煤改气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我市基础设施项目落地保驾护航。
科学论证,专家学者深度参与“把脉定向”
当前,重庆路快速路、山东路-鞍山路立交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距开工建设渐行渐近。在此过程中,专家学者的“把脉定向”是关键。我市在规划、道路、桥梁、隧道、管线、地下空间、施工等领域初步建立了由院士、设计大师领衔的高水平专家咨询团队,深度参与全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跨区(市)交通衔接规划等规划编研及项目研究论证,以及重点市政交通项目方案研究论证,进而助力项目高质量落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我市也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推进方案论证科技化、信息化,在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重庆路快速路、唐山路快速路、双元路快速路、山东路-鞍山路立交等项目的规划研究论证阶段,创新运用实景三维、BIM+GIS、航拍实景融合动画、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交通仿真模型等科技手段,将现实场景与规划方案融合,直观展示方案与现状的融合效果,现场评审规划方案并动态调整,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迅速把行动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围绕我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进一步践行‘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持续做好基础设施民生工程规划服务和土地要素保障,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助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交通规划处处长李宪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