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青岛市委党校社会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徐文涛
青岛日报 2022年11月07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行了全面阐述,为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一道路在文化发展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要实现文化自立、文化自强。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文化自强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高扬革命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为主动,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定位文化自信、谋划文化发展,将“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重要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基因,深刻阐明了坚定文化自信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文化自信、怎么坚定文化自信等重大问题,把我们党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境界,是指导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充满信心。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与“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起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四个坚持”,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等重大问题。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经验和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必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文化领域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要按照这一根本制度来展开、来推进。无论是理论武装还是新闻宣传,无论是文艺创作生产还是文化体制改革,无论是精神文明创建还是网络建设管理,都要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流价值,确保我国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