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20余项重大外汇管理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青岛日报 2022年10月20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紧紧抓住外汇管理改革风口和自贸区、上合示范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外汇管理站在更高平台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五个转变”后,2012~2013年对货物、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取消货物贸易逐笔核销制度,取消服务贸易事前审批。青岛是全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的排头兵,从系统测试到方案规划全程参与,率先试点,青岛市贸易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

  青岛金王应用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可以说是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企业负责人表示,“以往货物贸易收汇需要逐笔核销,每收汇一次就要来外汇局领一次核销单,改革之后,进出口数据和收付汇数据通过后台总量匹配,只要合规经营,再也不用跑外汇局领核销单了,单单这一项就节约了很多时间和人工成本”。

  这只是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的缩影。十年来,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20余项重大外汇管理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落地,为赋能青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外汇力量。

  改革试点的红利是巨大的。十年间,青岛年跨境交易量从2012年的1103亿美元到2021年的1683亿美元,增长了53%。

  特殊经济区域改革引领作用明显增强

  2019年是青岛对外开放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两大特殊经济区域的成立为其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外汇领域改革创新提供了充足的探索空间,外汇局青岛市分局做出了诸多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外汇局青岛市分局积极争取9项自贸区外汇创新试点政策并同步制定实施细则,出台支持自贸区的“金融20条”、推动山东省内首单飞机船舶融资租赁SPV模式落地、实现贸易付汇、债权登记政策突破……在全国率先争取10项资本项目试点政策落地上合示范区、推动上合示范区首单货币互换项下外币融资业务落地、持续打造信用上合、数字上合……两区建设日新月异,外汇改革动能澎湃。到2022年8月,仅占青岛市0.5%土地面积的自贸区,跨境收入、支出总额达到了全市占比17%和37%。上合示范区成立四年来,青岛与上合国家交易量达到171亿美元,同比翻了3倍多,年均增长20%以上。

  外汇市场管理框架不断完善

  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再次启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报价机制进一步完善。

  汇率市场化程度加深要求涉外企业必须尽快转变理念。

  2021年,外汇局青岛市分局在全市启动“汇率避险专项行动”,并持续至今。建立汇率避险服务小组,出台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全市外汇局系统和银行积极走访企业、宣讲培训、对有汇率避险需求的企业结对子帮扶,400余家企业成为外汇衍生产品的“首办户”;分别会同自贸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管委出台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的指导意见,在资金支持、担保增信方面实现突破;全市“上合·汇保通”、“平安交易通”、“数据保”、“Easy兑”等创新产品、线上产品陆续涌现,近20家银行减免了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手续费和保证金、降低交易点差……

  汇率避险专项行动成绩十分喜人。目前,企业套期保值率达到18.3%,同比增长5.3个百分点,衍生产品签约额同比提高72.7%。“新拓展的657家汇率避险首办户中,90%以上都是小微企业,这说明小微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抗风险能力在逐渐增强”,外汇局青岛市分局有关负责人欣喜地说。

  这十年也是青岛外汇市场建设逐步成熟的十年。银行对客户市场的挂牌货币从最初的5种主要货币,逐渐增加到超过30种;货币兑换的渠道从只能在银行柜台兑换,发展到可在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代兑点、自助兑换机兑换;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持续增加,迄今,开办即期结售汇和衍生品交易的银行机构分别达990家和34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