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群众“急难愁盼”,补齐生态环境弱项短板

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五部门对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等弱项短板问题整改督查
青岛日报 2022年08月19日

  ■李村河整治后,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开栏的话

  一直以来,青岛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密切关注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等民生弱项短板问题。为深入推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提升民生工作水平,今年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2022年度提升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目标,建立“项目化管理、常态化督办、顶格化通报、特色化宣传、协同化推进”五项工作机制,牵头组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务管理局、市园林和林业局五部门对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的弱项短板问题进行整改提高。

  市工作专班要求各成员单位按月制定清单化推进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市专班办公室每月组织现场联合督查,重点督任务、督成效,查进度、查责任,督促责任单位加快整改进度,提高工作质效,让群众呼声和合理诉求得到充分反映和积极解决,使群众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经过系统治理和长效维护,李村河、苑庄河等河流正在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随着滁州路南侧老旧平房等违法建筑的拆除,拆违治乱行动正在啃下一块块硬骨头;昔日荒山华变为城市公园,老虎山公园等山头公园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龙山地下商城化身“网红”停车场,城市停车难问题不断得到破解……

  8月17日,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第一次督查活动,协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务管理局、市园林和林业局等五部门对前期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查验收,对李村河、苑庄河、滁州路南侧拆违、老虎山公园、龙山地下停车场等事项打分评比,后期将适时向社会公开结果。同时也邀请市民及时反应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工作专班将继续督查整改,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向群众反馈,共同推进美丽青岛建设。

  系统治理长效管护,构建美丽健康河湖

  沿着李村河上游河畔一路下行,潺潺流水清澈见底,荷叶田田身姿摇曳,河边绿树成荫,休闲廊道环绕,人们在广场上愉快地休闲嬉戏。“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优美风光,不禁让督查组一行人赞叹不已。

  李村河是流经青岛市区最长、支流最多的河流,流域总面积约143平方公里。很难想象,这曾经是一条底泥淤积、污水横流、环境脏乱的河流,困扰周边居民多年。

  市生态环境局坚持目标导向,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源头治污、系统治水。对李村河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沿河暗渠进行清淤,对上游管线功能性、结构性缺陷等问题实施维修改造,实现雨污分流、清污分离;加强溯源排查,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整改,黑臭水体彻底消除。

  “经过多年系统治理,李村河污水变清流。”李沧区城市建设管理局河道中心负责人高展表示,李村河上游和中游在2017年完成系统整治后,重点就是对李村河的长效管护,通过清淤、管线河道维护、生态补水等方式保证河流长治久清。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我市全面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通过“一张图、一系统、一端口”信息化平台,实现“五大管理目标”;搭建智慧河道管理系统,通过视频监控、遥测站位、智能终端等科技手段,对河道实时管控分析;强化水质监测保障,形成“预报预警督办、现场溯源整治”闭环工作机制。

  通过系统治理,如今李村河流域各断面水质已全部达标,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伴随河道水质的改善,流域水生植物愈发丰富、水生动物愈发活跃,多种鸟类栖息于此,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近年来,市水务管理局推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美丽河湖、健康河湖,让每条河流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位于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的苑庄河,2020年就已创建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张家楼街道办事处创新河道治理投资模式,采取国企融资的方式,对苑庄河采取“上蓄、中疏、下排”的生态治理方式,实施河道生态整治工程,实现了“河常流、岸常绿”的生态河道治理目标。

  为了加强河湖管理,西海岸新区针对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问题展开清理整治,全面巡河,构建起先进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河湖长制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完成区级与省、市平台互联互通。苑庄河示范段河道设置1处水质监测断面,自2020 年1月至今,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

  现如今,通过实施系统整治和综合治理,苑庄河实现了“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生态建设目标,成了群众满意的“幸福河”。

  破解民生难题,荒山变公园,商城化身停车场

  处于末伏中的青岛已有了丝丝秋意, 顺着老虎山公园拾阶而上,远处凉亭传来阵阵悠扬的歌声,登山步道、健身广场、景观亭、停车场、卫生间等设施齐全,可以有效满足市民登山休闲健身需求。

  老虎山公园位于李沧区北部,山体占地总面积362公顷,存有20万平方米非住宅建筑、1800余处散乱坟墓和6处废弃采石坑,辐射周边居民约10万余户。市园林和林业局综合考虑市民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海绵城市、应急管理、红色教育”四大理念,开展老虎山综合整治提升,拆除原有违法建筑,整治散乱坟墓、采石坑等,实施城市塑造上的“山水园圈”工程,为百姓提供自然化休憩、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理想场所。

  李沧区城市建设管理局园林科工程师袁刚玉表示,老虎山公园整治自2018年启动,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于2021年年底完工开园,二期主体工程现已结束,正在完善座椅坐凳、标识标牌等附属设施,公园将于今年底全部开园。

  据悉,老虎山公园充分利用11个社区集体山林土地打造了十梅庵、南岭等6处综合节点公园,惠及居民30万人。同时,修建登山园路约10公里、健身活动广场18处、配套停车场7个、配套公共卫生间6座、休憩廊架7个、休憩景观亭5座。公园建成后,委托专业运维养护公司进行管护,社区护林员也将参与到后期日常养护管理中,从而形成政府有效监管、企业高标准运作、社区“共治共管”的高效管理模式。

  公园城市建设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面对“停车难”这一城市共性难题,市住建局多措并举加快停车场建设,通过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停车难问题,为城市承载力的提升不断增加砝码。

  走进市南区龙山路14号,这处由龙山地下商城改造而成的地下停车场,因设计上满满的青岛元素竟成了“网红”打卡地。作为中山路历史城区重点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之一,经过改造后被赋予新的使命,极大地缓解了江苏路、青大附院等青岛市热点区域周边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为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及周边产业落地提供有力承载,也为游客和市民便捷出行、快速停车做出积极贡献。

  城市违法建筑不仅占用公共资源,影响市容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不断完善机制、强化督导、狠抓落实,组织各区(市)深入开展拆违治乱行动,通过主动曝光、倒逼解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滁州路南侧老旧房屋和依山半岛小区平台违建的拆除就是成果之一。位于滁州路以南、劲松三路以东至劲松四路(临近)沿街的房屋为历史遗留房屋,随着城中村的改造建设和周边小区居民的入住,陈旧破败的平房愈发显得与城市规划格格不入。市北区合肥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戴璐璐介绍,因前期经营商户与产权人签订了承租合同尚未到期,经营业户拒不搬离,拆违工作难度极大。经过反复入户向商户讲解拆违治乱政策,并给予经营业户一定的搬离时间,终于于5月17日上午正式启动违建拆除工作。截至6月16日,违建已全部拆除,累计拆除违建11200余平方米。

  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坚持边治理边摸排,年初摸排的572万平方米存量违建已拆除563万平方米,拆除进度98.4%。 (吴 帅 华 丽 林英涛)